1.3.3 1.3 城市公共艺术的历史沿革
1.3 城市公共艺术的历史沿革

1.3.1 国外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溯源

古代的洞穴绘画和英国发现的巨石阵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图1.12)。古希腊、古罗马则将更具特性的公共艺术带入了西方文明世界。古罗马帝国时代,城市交通要道和交叉口处放置着方尖碑和凯旋门,它既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又是城市规模和方向的指认系统。中世纪,因宗教的力量,该时代出现了大量的以宗教为题材的公共艺术作品,以激发当时群众对宗教的热爱。但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雕塑从建筑中独立出来,转而变成宫廷艺术。20世纪初,受到现代运动的影响,艺术家开始摒弃各种传统形式的束缚,开始寻求非传统形式的思想模式。到现代设计运动,设计师们则运用大量的新兴技术与材料、完美的比例与构成来彰显公共艺术设计的功能和结构。当现代设计运动仍处于再评估阶段的时候,后现代主义随即兴起,利用丰富有趣的装饰元素表达创作者对历史形式的奇思妙想,这些思潮带领的设计运动在20世纪百花齐放、各行其是,各种式样的建筑在环境中试验、生长并蔓延。而这些经由理性思考、精确计算所绘制的完美平面图所建造的环境,在使用上常常缺乏人性尺度的亲切感[4]。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正处于政治改革思潮兴盛之时,也恰是一个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时刻,这造成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再生,艺术家们尝试在作品中反映社会文化、大众心理以及生态环境等,此时,艺术家与都市景观设计师的结合,使得城市环境景观充满了人文特质和人性表现。而与此同时,“大地艺术”和“环境艺术”也开始兴盛,使得该时期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充满试验性的环境中,陈述着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图1.13)。

图1.12 英国巨石阵

图1.13 美国艺术家Jim Denevan在贝加尔湖创作的大地艺术(左)和德国艺术家Nils Udod的大地艺术作品(右)

图1.14 巴黎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

根据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研究,在英国,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公共”这个词,17世纪末,法语中“publicite”一词借用到英语里,才出现“公共性”这个词;在德国,直到18世纪才有这个词[5]。公共性的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由此,城市公共艺术中,诸多创作方向的全面推展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界定,即它是一种艺术,不仅是为公共场所而塑造,更具有“社会功能”性质[6] (图1.14)。

1.3.2 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

城市公共艺术,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市建设进入迅猛的扩展,尤其是东部地区用地扩展最快,城市的总用地和人均用地分别增长了43.0%和10.2%。在这一社会转型期间,各城市的广场、绿地、商业街等的公共空间与公众的联系也随之紧密起来。可见,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及其文化价值的体现,是我国政治体制的完善及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提及之前是以“城市雕塑”“环境艺术”的面目出现的。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公共艺术是以城市雕塑为主要形式。以北京为例,在1984年,就率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雕塑为主题的“石景山雕塑公园”,长安街沿线也汇聚了众多的城市雕塑和其他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7]。位于复兴门西的和平少女则成为这一地区的标志性雕塑,这件艺术作品成为那个时代公共艺术的大成之作(图1.1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城市公共艺术开始得到公众的重视,且该时期的城市公共艺术更加重视环境与作品的互动关系,这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迅猛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有关。这一时期艺术家们的创作主要是体现环境恶化与城市生活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以环境保护为主线,将艺术设计与环境理念相结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图1.15 长安街和平少女雕塑

图1.16 中国波普艺术先锋人物之一 余支涵作品“毛泽东在纽约”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整个社会文化价值以经济与商业占主导,文化消费市场被逐步排挤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城市公共艺术逐步与商业社会的需求特征相吻合,出现了一系列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艺术,如海报、广告、平面设计等;另一方面,伴随着公众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文化意识的觉醒,以消费为特征的艺术——波普艺术(图1.16)逐渐兴盛,它提倡的是平民兴趣,以文化消费为核心,至此,民众逐渐开始与艺术互动并参与进来。

如果文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那么,城市公共艺术也必然跟随文化而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公众千差万别、变化无端、思想活跃、眼光挑剔,它根源于市民私生活之中;因而,呈现于公众面前城市公共艺术终将化为个体的私人经验,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视觉感知后,进一步转化为更为持久的心灵感知[8]。从个人的体验延伸到心灵的感知,这一过程并非局限于传统艺术领域,而是能够展开于作为公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的。

回顾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从时间维度上看,公众的形象随着中国社会生活的开放和现代化进程而逐步变化;而从空间维度上看,公众的行为从书房走到室外,以展示价值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传统艺术的灵韵,而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下,关于城市公共艺术之开放性、公共性、介入性等理论特质的认识随着对其探讨的深入而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如果这一过程脱离了作为理论土壤的现实生活、脱离了作为艺术受众的社会群众,那么高悬的理论之剑难免面临掠过理论目标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