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时间管理
人生有两项最宝贵的资产:一项是头脑,一项是时间。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即使不用脑子,也要花费时间。因此,管理时间的水平高低会决定我们事业和生活的成败。
每个星期有168个小时,其中56个小时在睡眠中度过,21个小时在吃饭和休息中度过,剩下的91个小时则由我们来决定做什么——每天13个小时。如何根据我们的价值观和目标管理时间是一项重要的技巧。它使我们能控制生活,善用时间,朝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而不致在忙乱中迷失方向。
一、时间的基本特性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它的位置。一旦花过以后,时间就永远消失了。
有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周末的假期转瞬即逝,某项工作让我们感到快乐并令我们沉浸其中,这种感觉会让我们失去时间观念。这种感觉可以被称为“流逝”,忘记周围的一切,是一种幸福的经历,但是,有时候,1分钟都很难,对不喜欢读书的孩子来说,在教室里多坐一分钟,都感觉如坐针毡。这就像爱因斯坦在解释相对论时所举的例子,情人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1天等于1小时,而在等人的时候,1小时等于1天。这就是我们在时间感觉上的主观性。从客观性上来看,时间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第一,时间的不可替代性。任何一项活动都有赖于时间的堆砌,这就是说,时间是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因此,时间是无法取代的。
第二,时间的不可逆转性。时间是一维的,只能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方向流逝。它一旦丧失,则会永远丧失。花费了金钱,尚可赚回,倘若挥霍了时间,任何人都无力挽回。
第三,时间的可变性。时间既是常数又是变数。因为每个人对时间的管理方式不同,那么人们拥有的时间同时也充满了变数。
它公平地给人们以每天24小时或者86400秒;同时,它也最不公平,因为他给任何人的都是24小时或者86400秒,善用则长,荒废则短。
二、时间的价值
如果每天都有86400元进入你的银行户头,而你必须当天用光,你会如何运用这笔钱?其实,你真的有这样一个户头,那就是“时间”,每天都会有新的86400秒进账,你打算怎样用每一秒对人生进行投资呢?
表9.1 时间价值对比表
时间对于不同的人,体现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时间价值意味着:对于出租车司机,每月份钱4500元;对于销售经理,每月绩效目标100万元;对于一位副经理,每月绩效目标就是1000万元。你要对你的时间进行如何投资,才能达到时间的最大价值化呢?
三、什么是时间管理
概括起来时间管理的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获得长期的满足感。
设想一下,我们七八十岁时回顾我们的一生,思考过去发生的事情时,一般的话,我们不太可能去想那些过去已经完成的事;想的往往是那些没有完成的事,特别是那些我们本来可以完成的事。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已经学会一门语言,已经学会弹一种乐器,30岁之前已经到部门经理……”尽早学着把心思集中到自己一生中想要完成的事情上,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当我们进行有关确定做事的轻重缓急以及怎样管理时间的训练时,这点很重要。
时间管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决定生活中什么东西重要的能力。透过时间管理,可以看出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很多人花大量的时间来考虑如何度过一个假期,远甚于人生大计做打算所花的时间。他们没有想到这一点,究竟哪一个更能带来长期的满足感。
时间管理是一个个人的过程,必须适合你自己的风格和环境,它通过强制性的实行来改变以往形成的旧习惯。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就是“改变习惯”,以使自己更富有效率、效能。
四、时间管理与幸福感的关系
爱默生曾经说过,“使时间充实就是幸福”,但是现代人发现自己虽然每天忙忙碌碌,却一点都不快乐,甚至有人从上小学开始就忙碌,白天忙着上课、晚上忙着写作业、周末忙着各种补习班,这种生活持续到了高中毕业,以为大学自己可以开心地生活了,可是到了大学依然要为自己的前途努力奔波。工作之后,依然过着忙碌但是不快乐的生活。努力和认真学习、生活,却依然离幸福很遥远,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没有用对时间,没有把时间投资在最应该投资的地方。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
1.时间管理倾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使现代人都感受到自己拥有的时间不够用,或者时间过得太匆忙,主观上的时间压力感很大。有调查发现,在过去的30年中“总是感觉匆忙”的成年人从1965年的4%上升到了1992年的38%。经常体验到这种时间匆忙感,会导致人的身体状况变差或者负面情绪增加。尽管这种主观的时间压力感处处存在,但是并非对所有人都产生恶劣影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时间管理作为一种调节变量,通过时间管理行为所形成的时间控制感,也就是个体通过自己的计划、安排、设定优先级等一系列的时间管理行为的完成所形成的时间控制的自信心,能够缓解时间压力感所带来的紧张,因此,时间管理的好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国学者邓凌(1995)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三个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均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时间管理倾向高分者的抑郁得分显著低于低分者。王丽平(2007)对企业员工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能合理分配时间的员工,他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比较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精力,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各种程度上满足了心理上的需要,容易体验到成功和喜悦感,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2.时间管理倾向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对时间的支配方式的影响。
良好的时间管理使我们能在生活中保持平衡状态,或者让我们发现不平衡的地方。譬如:我们是否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忽视了休息、密友和家人呢?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够调节生活中的压力源,其中时间效能感能够较好地预测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时间管理能力强的个体因为能够较好地利用时间,能够较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时间的利用上享有主动权,所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主观幸福感比较高。
魏俊彪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联系,前者对后者有很强的预测和解释作用。李儒林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时间管理倾向是主观幸福感最好的预测指标。周永康、秦启文的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能力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