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情商的发展
哈佛大学Jerome·Kagan认为:“那些坚信情绪会妨碍适应性选择的唯理论者恰恰错了。仅仅依靠逻辑,缺乏感知和情绪能力……会导致大多数人做出许多愚蠢的事情来”(1994)。情绪可以帮助理性集中注意力并安排优先顺序,并有研究者认为情绪并非和理性相对立。另外最重要的在于通过神经科学研究找到了情绪在大脑中的“超高级通路”、情绪的化学物质,这为情绪影响我们的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情绪是“可习得的智慧的精髓”的论断为情商的开发提供了可能。20世纪后期,对情绪的关注开始从生命前期转向成人期,情商开发对成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情绪控制与成人发展
格罗斯(Gross,1997)专门研究了成年期的情绪控制,在外部控制维度上,不存在年龄差别。而在内部控制维度上,老年女性对生气的控制好于年轻对照组,情绪控制存在个体差异性。成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为了使自己的情绪表达符合社会的要求,必须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成人情绪控制在人际交往、事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情绪控制理论以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为基点来阐释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它把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分为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其中,初级控制主要是个体改变环境的企图,满足个体基本的需求和欲望,次级控制主要是适应环境并顺应环境的企图。研究表明,成年期次级控制的范围相当地宽广,包含:自我保护性归因(如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目标和激励水平调整、积极再评价以及向下的社会比较等。与成年期的初级控制相对稳定相比较,次级控制水平的发展则贯穿于整个成年期。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个体倾向于使用次级控制即适应环境并顺应环境,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次级控制表现出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的情绪与其社会性发展具有更大的关联性。特别是成人适应环境并顺应环境的次级控制成为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情绪选择与成人发展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在表达情绪的同时也在监视、解释对方的情绪。正是这种复杂的、往往无意识的过程,使社会交往十分细腻而深刻。人类存在三种基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情绪调节、发展和保持自我概念、寻求信息。情绪选择理论的提出者卡斯滕森(Carstensen)认为人到中年期以寻求信息为目的的交往会减弱,情绪调节的目的突出表现在包含人际交往中满意的情绪体验、生活中积极的情绪等核心社会交往动机方面。成人社会角色赋予成人最大的挑战便是一种情绪的选择与调节,情绪选择理论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解释情绪调节的作用,个体觉察情绪、运用并产生情绪以协助思维的过程对成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情绪认知与成人的发展
成人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纷繁复杂的,因此对成年人的智力衡量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认知方面的维度,而应该是成人的发展与适应问题即成人承担社会角色和解决复杂问题等能力方面。情感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拉鲍维维夫(Labouvievief)认为:成人的情绪问题与个体的认知适应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成年早期,个体偏向于应用情景性来解释和解决问题。从年龄阶段纵向看,个体情绪体验和调节与年龄呈正相关的,到达中年达到高峰。在横向方面,个体应该在个体成熟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的成熟性表现出不同的社会适应性,情绪认知与成人的社会适应性、解决问题、应对策略上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四、主观幸福感与成人发展
主观幸福感是一种情绪体验,成人的主观幸福感对成人终身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一般包含:年龄、收入、婚姻、社会支持、自尊、心理控制点等。而这些因素恰恰是影响成人选择学习、生活方式的重要决定力量。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成年以后随着个体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智力功能的减退、人际交往范围的减小而带来的是情绪的消极体验。但研究表明,成年期的情绪体验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通过成人教育帮助成人情绪体验的提升、成熟,提高成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成人的发展。
五、大学生情商发展状况透视
1.对情绪认知存在不足
目前高校学生对自己身上的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参加班级管理活动、校园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积极通过这些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他人的认可。但是,大学生对自身情绪的认知却存在不足,以大一新生为例,一些新生高中时期是“尖子生”,可是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自己“成绩平平”,但又不愿意面对这样的落差,而采取防御性心态,使自己外表看起来阳光、开朗,从而保护自己内心的脆弱。这样的学生对人对事比较敏感,他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也会联系到自身。另外,一些新生入学成绩不高,容易过分低估自己,但又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情绪,经常使自己处于一种压抑的心理状态。同时,很多大学生的自尊、自信,多是来源于外界对自己的肯定(老师同学的评价、社团活动的成果等),而并非来自于对自身正确的认知,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自尊、自信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走向“盲目自大”或“极端自卑”。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多是由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矛盾,使得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发现自己处于这样或那样的负面情绪之中,长期下去,就容易产生犹豫不决、多疑、焦虑、烦躁等心理疾病。
2.心理调适能力较低
2008年10月28日在中国政法大学端升楼一楼教室内,付成励因女友与自己分手将前来讲课的程春明副教授杀害。付成励在与其女友分手后,处于极端悲伤、愤怒的情绪,但他并没有清楚认识到自己处于一种负面情绪当中,没有及时给予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而是任由这种负面情绪发展下去,并将女友与自己分手的原因完全归结于程春明,导致在行为上对程春明实施了报复。通过这一案例,从心理成熟度来看,大学生处于一个走向成熟但还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因此,大学生极易受情绪的左右,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激励不足。大学也是个“小社会”,大学生也要面对这个“小社会”赋予自己的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学生、班级干部、恋爱对象、求职者等。在扮演这些社会角色时,由于自身心理还未完全成熟,部分大学生会因一时人际关系紧张、感情受挫、工作不顺、成绩下滑等出现悲观失望、自由散漫的不良情绪,但又不能够很好地调整心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无法控制不良情绪的蔓延,造成行为上的不稳定,更严重的会出现自杀、伤人等极端行为。
3.移情能力有待提高
移情也就是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情体验使人能更多地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他人角度看问题,因而具有较高道德移情水平的个体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道德敏感性,有较高的观点分析水平和角色扮演能力。”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生活习惯、成长经历、思想观念、性格特点都各不相同,因此难免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作为大学生主要活动场所的大学宿舍里,这种冲突更频繁、更明显。随着大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适应大学生活的需要,大学生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有所增强,能够有意识地去体察他人的情绪。但是他们在体察他人情绪的过程中仍以自我为中心,移情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很多大学生习惯以自己的价值观、标准去评判对方的感受,或是对他人的需要和感受置若罔闻,不能进入对方的主观世界、了解对方的感受,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2011年1月20日凌晨,北京物资学院研二女生小聂跳河溺亡,事发前,小聂曾发短信告知舍友:“明天看不见我,就来河边找我。”但是这条短信并没有引起舍友的警觉。如果这名舍友能读懂小聂语言文字中的暗示和她的不正常情绪,也许悲剧就能够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没能读懂他人的真实情绪,没有准确把握他人情绪的变化,就是他们的移情能力太低,缺乏责任感和同理心。
4.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与多年前的马加爵案十分类似,都是不能良好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起因也都是与同学的矛盾。案发后,据有关调查显示,林森浩与黄洋的矛盾早已很深,投毒是日积月累的矛盾引发的。通过林森浩的微博可以看出,他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持有简单而直接的态度。例如他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后写了一条微博,他抛开复杂的剧情逻辑,简单评价道“勇敢倔强的少年,不带丁点娘炮,大赞,不然要青春来作甚!”“出来混,就不要怕死”。同学对林森浩的总结是——他很记仇,习惯用侮辱性的语言对待同学,处理不好与女性的关系。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大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人际交往中,踊跃参加各种学生社团、社会实践。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在这些实践中得到提高。虽然整体形势是向上的,但现状仍然令人担忧。
据调查显示,有3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与同学关系不融洽,24%认为与社会人员交往困难,9%认为与老师沟通不融洽。同时,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危机时,只有11.6%会向家长、老师求助,选择自己发泄的有21.8%,选择不予理会的有16.6%。2013年1月,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专业学生在华中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作了专门针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43%的大学生对寝室同学关系表示满意,而且很多同学会选择跟室友“冷战”的方式解决宿舍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不是十分融洽,并在出现问题时常用自己的价值取向来评价他人,不善于用彼此沟通、求助他人的方式去解决,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出现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