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幸福心理学
1.7.1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我的身高、体态、相貌是怎样的?也包括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能力等;还包括知道自己与周围环境及他人的关系等,如知道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以及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小故事

有个叫张三的解差,押送一名生性狡猾的和尚服役,途中解差为避免出现闪失,就每天早晨把所有的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自言自语地说:“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说:“文书在。”然后他再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又说道:“和尚在。”最后他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张三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好几天了,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不缺什么才放心上路,没有一天漏掉过。和尚对张三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一天和尚灵机一动,想出一个逃跑的好办法。一天晚上,他们俩照例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儿地给张三劝酒:“长官,多喝几杯,没有关系的。顶多再有一两天,我们就该到了。您回去以后,因为押送我有功,一定会被上级提拔,这不是值得庆贺的事吗?不是值得多喝几杯吗?”张三听得心花怒放,喝了一杯又一杯,慢慢地,手脚不听使唤了,最后终于酩酊大醉,躺在床上鼾声如雷。和尚赶快去找了一把剃刀来,三两下把张三的头发剃得干干净净,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张三身上,然后就连夜逃跑了。

第三天早晨,张三酒醒了,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就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他先摸摸包袱说:“包袱在。”又摸摸文书说:“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张三大惊失色。忽然,他瞅见面前的一面镜子,看见了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嗯,和尚在。”不过,他马上又迷惑不解了:“和尚在,那么我跑哪儿去了?”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我”是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本我”是指本能的我、原始的我,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追求各种个人欲望的满足和追求个人利益实现的特征,它的行事原则是:快乐原则,怎么高兴怎么来。“自我”是指现实的我,它代表的是理性和常识,它的行事原则是:现实原则。“超我”是指理想的我,它是由社会道德文化所塑造的一种完美的我,它来自社会文化,是个体在成长经历中已经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念的种种文化信念,其中以道德、信仰为主要内容,超我是个人化的社会道德原则。它的行事原则是:理想原则,以理想为目标。

根据人本主义罗杰斯的观点,自我可分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理想自我”代表个体最希望拥有的自我概念、理想概念,即他人为我们设定的或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特征。它包括潜在的与自我有关的、且被个人高度评价的感知和意义。而现实自我包括对已存在的感知、对自己意识流的意识。通过对自己体验的无偏见的反映及对自我的客观观察和评价,个人可以认识现实自我。罗杰斯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而不只是现实自我。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从表现形式看

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1]。自我认识是指主我对客我的认知和评价,包括对自己的身高、体型、样貌等外形特征的认识,对自己正在进行的记忆、分析、判断等的心理活动的认识,还包括对自己的言谈举止、仪态风度等外显行为的认识。比如,我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是这样的?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这种情绪体验既可以是正面的,比如自尊、自爱、肯定、接纳、优越感等,也可以是负面的,比如自卑、否定、不满意等。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等的控制,即主我对客我的制约作用。自我控制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是发动作用,例如学生克服贪睡的欲望,晨起跑步早读。其二是制止作用,例如,身患感冒的学生,在上课时强行压制自己避免咳嗽。

小故事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驮东西,他兴奋不已。到山下,僧人把东西放在驴背上,然后返回寺院。没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驴时,都虔诚地跪在两旁,对它顶礼膜拜。一开始,驴大惑不解,不知道人们为何要对自己叩头跪拜,慌忙躲闪。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驴不禁飘飘然起来,原来人们如此崇拜我。当它再看见有人路过时,就会趾高气扬地停在马路中间,心安理得地接受人们的跪拜。

回到寺院里,驴认为自己身份高贵,死活也不肯拉磨了。僧人无奈,只好放它下山。驴刚下山,就远远看见一伙人敲锣打鼓迎面而来,心想,一定是人们前来欢迎我,于是大摇大摆地站在马路中间。那是一队迎亲的队伍,却被一头驴拦住了去路,人们愤怒不已,棍棒交加……驴仓皇逃回到寺里,已经奄奄一息,临死前,它愤愤地告诉僧人:“原来人心险恶啊,第一次下山时,人们对我顶礼膜拜,可是今天他们竟对我狠下毒手。”

僧人叹息一声:“果真是一头蠢驴!那天,人们跪拜的,是你背上驮的佛像啊。”

(二)从心理成分看

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又称为物质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高、容貌、舒适感、病痛感等方面的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社会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人际距离的意识等,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而形成的;心理自我就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行为表现等的意识。

镜子测试是一个自我认知能力的测试,它基于动物是否有能力辨别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像而完成。该测试是由戈登盖洛普在1970年部分基于查尔斯达尔文的观察结果所提出的。在参观动物园时,达尔文向一只猩猩举起一面镜子,并记录了该动物的反应,包括作出一系列面部表情等。

戈登盖洛普基于这些观察制定了一个测试,试图通过判断动物是否能够辨别出它在镜中的像是它自己而判断其自我认知的能力。在实验中,实验者在动物身上标上两个无味的颜料斑点。测试斑点被置于动物身体上在镜中可见的部分,而对照斑点则放在动物身体上可触及但不可见的地方。科学家们观察到动物的许多反应可以显示它意识到测试斑点是在自己身上,而同时忽视对照斑点。这些反应包括转身和调整身体姿势以便更好地观察镜中的标记,或在看镜子的时候用肢体试图触碰自己身上的标记。

已经通过镜子测试的动物包括:人类及所有类人猿种(侏儒黑猩猩、黑猩猩、猩猩、大猩猩)、猕猴、瓶鼻海豚、逆戟鲸、大象和欧洲喜鹊。

(三)从自我观念的角度

自我意识分为现实我、投射我和理想我三个部分。现实我是个体站在现实的角度所认识到的真实的自我,是对个体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最真实的反映;投射我是个体想象中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它与现实我可能存在差距,但是,对于现实我的形成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总是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作为重要参考,来形成对自我的认知;理想自我是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由于人们总是按照理想自我来塑造自己,因此理想自我往往是现实自我努力的方向。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对现实自我有较为客观的认识之上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就会慢慢协调一致,从而使自我意识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

有这么一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别。

理想中的我,应该是体格魁梧、仪表堂堂的人物,可现实中的我却“小巧玲珑”,实在有损男子汉气派。个子小不说,脑袋也不大,“心灵的窗户”又太窄。大家还亲切地喊我“教授”(较瘦)。

理想中的我,应该是口才出众,议论时,滔滔不绝。可现实中的我,非但不善雄辩,遇事反而结结巴巴,甚至令人生疑、费解。一个简单的问题,想辩白一下,可往往事与愿违,不辩还好,越辩越不“白”,每遇这种尴尬时刻,便干脆沉默,把“沉默是金”在心中唠唠叨叨念了一遍又一遍。

理想中的我性格上应该是很随和很世故的,可现实中的我非但不圆滑,还有棱角,是出了名的“刺猬”,挺不讨人喜欢。我欣赏过一首短诗,现在还清清楚楚记得:“我是块山石,生来就棱角分明,如果有一天我被磨圆了,那就不再是我,只有重新跳起。奋力将自己打碎,重塑一个有棱角的我!”我就像诗中描写的山石,真拿自己没办法。

理想中的我是这样,而现实中的我却是那样,要变那样为这样,须在心中架设一座理想的“桥梁”,变现实为理想,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心满意足。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来分析自我意识的结构,都要清楚地认识到自我意识的内部结构是错综复杂的,自我意识本身是一个各种“我”相互作用的综合心理系统。

三、自我意识的偏差

(一)自卑

自卑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不满和否定。把目光总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和失误,从而遇事就心虚胆怯、逃避、退缩或过分补偿;拒绝接纳自我,缺乏独立主见,遇事从众,其结果捍卫的是虚假的、脆弱的、不健康的自我。有的不但不接纳自己,反而拒绝自己,甚至摧残自己,处处与自己为敌。他们不是通过积极地改变现实的自我去实现理想的自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的自我,趋同现实的自我,其结果是更为自卑。

中央电视台某著名节目主持人,年轻时曾非常自卑。他从一个北方小镇考进了北京的大学,上学的第一天,他邻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没见过世面。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使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女同学说话!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阴影一直占据着他的心灵。每次照相,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的自卑心理。但后来,他成功了。就是因为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因为自卑而产生的动力使他比别人更努力,付出更多。所以,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二)自负

自负是一种自我膨胀,即过度的自信。大多数年轻人有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好强、不甘落后,但如果不把握好“度”的问题就会物极必反,导致骄傲、自大、自我膨胀,缺乏自我批评、自省,而且不允许别人批评。唯我独尊,盛气凌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能与人和睦相处,自己也容易受伤害。由于缺乏自知之明,对现实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在不自量力的情况下所追求的目标、事业、友谊、爱情,都因自己的主观条件远逊于客观现实,而失败几率较大。由于他们盲目自尊、爱慕虚荣、心理防卫意识过强,容易发生心理行为障碍,个别人可能还会用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犯罪的手段去实现理想的自我。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之后,魏、蜀、吴三国各占一方地盘,但每一家又都想吞并对方。关羽受命据守荆州,伺机北进。关羽出师北进,俘虏了魏国将军于禁,并将魏国征南将军曹仁围困在了樊城,取得了显赫的胜利。

当时镇守陆口的吴国大将吕蒙的部将陆逊比较了解关羽,被推荐代替吕蒙前去陆口镇守。陆逊一到陆口,马上给关羽写信道:“你大败魏军,立下赫赫战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我刚来这里任职,学识浅薄,经验不足,一直很敬仰您的美名,所以恳请您多多指教。”

关羽接到陆逊的信,自然被信中的好话吹捧得晕晕乎乎,而且由此想当然地认为陆逊不过是无名之辈,不足为惧,对后方吴国也就放心了。陆逊在稳住关羽后,暗中加快军事部署,待条件具备后,指挥大军,一举攻克蜀中要地南郡。关羽败走麦城,终遭杀害。就这样,关羽为他的自负与轻敌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

(三)自我为中心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人越来越多地把关注的重心投向自我,可是在一部分青年,尤其是独生子女身上比较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想问题和做事情都从“我”字出发,而缺少对客观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冷静思考和分析,从而造成在集体的生活环境中适应不良,难以赢得别人的好感,人际关系不和谐。

马加爵用了3天的时间连续杀害4名同学的事件震惊全国,而事后心理学家对其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他杀人的原因中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谈论任何事情时都以“我”为主题词,“我”的出现频率极高,从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当他被抓住之后,他要求看看他的通缉令,看的时候他说,没想到我还值20万元。显然,在这个时候,他仍然在想,他值20万元。这种任何事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缺陷是许多犯罪人所共有的心理特征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自我意识偏差是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表现,虽然是正常的和普遍的,但是必须加以调整与纠正。否则将影响心理的发展和成熟,妨碍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