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幸福的概述
幸福概念的涵盖面极广,其研究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众多学科。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先哲们就在探索什么是幸福、人类幸福的途径有哪些等问题。千百年来,无数东西方哲人都涉猎过这些问题,但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一直没有定论。
时至今日,幸福仍然是一个每人都知道其含义,但无人能精确定义的概念。芸芸众生,似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理解,每个人都按照各自的方式去追求幸福。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有关幸福的标准:恋人以得到爱情为幸福;士兵以能当上将军为幸福;体育运动员以获得世界冠军奖杯为幸福;登山运动员以登上前人尚未攀登征服过的险峰为幸福;探险者以发现从未被人发现的岛屿、港湾为幸福;彩迷们以买彩票获大奖而感到幸福;宇航员以能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第一行脚印为幸福;截瘫残疾人以能从新站立行走为幸福;失明的人以重获光明看见亲人面颊为幸福……有一点是各种幸福所共有的基础,那就是成功、满足、快乐。
我饿了,看到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在大冷天,别人穿着棉袄,我没有,他就比我幸福;内急的时候,茅房里有一个坑,你占着,你就比我幸福。资料来源:电视剧(《求求你表扬我》)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中西方给出的理解。
一、说文解字话幸福
什么是“幸”和“福”?“幸”是个会意字,上面的“土”是“夭”的变形,意为人夭折将要入土安葬;下面的“”是“屰”的变形,意为情况发生逆转,死而复生,慢慢醒来,借“醒”声表示即将入土的死人又苏醒过来。逢凶化吉就是世上最大的幸事,幸为精神生活的满足感。只有这样解字才能通解“不幸”。“福”是形声字。从示,表示与敬神有关,畐(fú)声,畐为盛酒的容器。似双手捧着盛满酒的酒器伏地祭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福为物质生活的满足感。二字合为一词,幸福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满足感。
“从汉字词语‘幸福’的表意来看:‘幸’字上半部分的‘土’字代表房子;下半部分代表有钱;福:右半部分表示一家人有吃的(田),左半部分表示有衣服穿。可见‘幸福’合起来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钱花。”这话是我们现代人的理解与愿望,能够做到“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钱花”一般就会觉得幸福。
祖父母辈的时候,物质极其缺乏,一个月全家吃不上一两斤肉(这还是在北京)、半斤油。而现在有的人整天吃着山珍海味,游着全世界的大好河山,还郁闷至极,说活着没劲儿。你要问他幸福与否,他一准回答:“不幸福”或“不知道”。再有就是,所谓的“宁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追求的也不是幸福,而是物质。在宝马里哭,她能感到幸福?那不过只是一种对物质掌控的精神上的满足。而如果真的能够“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人,那她一定感到幸福。所以,幸福与否是自身感觉,和物质没有多大关系。
既然幸福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那就要学会品尝。我们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品尝幸福,在所拥有的小事中感悟幸福——因为真正的幸福是平淡的。
二、西方学者理解的幸福
幸福在英语中有Happiness、Well-Being、Blessedness、Weal等,但是基本是可以通用的,一般都译为“幸福感”或“主观幸福感”。
德谟克利特认为,心灵的享受是圆滑和精致原子的作用的结果,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而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则是虚假的幸福和快乐。前者是崇高和永久的,后者是低级和短暂的。人生的目的和准则,就是求得精神的幸福和节制物欲。德谟克利特的快乐和幸福的观点,既不同于唯神论的观点,即精神就是一切的观点,也不同于庸俗的享乐主义,而是一种合理的幸福主义,在节制基础上的快乐主义。
柏拉图曾经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计算出,王者的生活比独裁者的生活幸福729倍。独裁者已经拥有一切的权力和财富,但他仍然不是最幸福的人。因为真正的幸福,包含着很多金钱和权力所买不到的东西。他认为,幸福除了身体上的满足以外,必须包括积极性、责任感、成就感以及爱。这些东西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心灵的满足,但是往往会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为了达到满足,人们有时不惜追逐痛苦,在痛苦和折磨中感受到高尚的幸福。
尼采把幸福理解为一种愉悦和满足的状态,并顺便表达了对英国功利主义传统的不满。尼采认为,功利主义者所追求的幸福目标,并不是非常远大的目标,而在追求远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为崇高目的而承受痛苦、持续进行奋斗并且愿意为这一目的而承担风险。他认为,幸福就是快乐或者满足的答案过于浅显。所以我们光是这样追问问题,不可能涉及问题的本质。这个问题争论得够久了,也没得出什么结论,我们不应该再纠缠于幸福包含什么,而应该问幸福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学说在《马各尼可伦理学》一书中有专门的论述,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是终极目的,目的就是至善,而至善就是幸福。
马斯洛指出,需要的满足是一种中间的、不确定的状态,它既解决了一些问题,又会带来新的问题。满足只能带来短暂的幸福,很快又会被新的不满所代替。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幸福其实是转瞬即逝的,它是间或的,而不是持续的,尤其是强烈的幸福。
知识窗
马斯洛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因心脏病突发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Menlo Park)市。父母是从苏联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他是家中7个孩子中的老大,父亲酗酒,对孩子们的要求十分苛刻,母亲极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残酷、暴躁。马斯洛小时候曾带两只小猫回家,被母亲当面活活打死。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爱。母亲去世时,他拒绝参加葬礼,可见其母子关系之恶劣。他童年时体验了许多的孤独和痛苦。不仅如此,作为犹太人,他们住在一个非犹太人的街区,上学后又是学校少有的几个犹太人之一,这一切使马斯洛成为一个害羞、敏感并且神经质的孩子,为了寻求安慰,他把书籍当成避难所。后来当他回忆童年时,他说道:“我十分孤独不幸。我是在图书馆的书籍中长大的,几乎没有任何朋友。”上学后的马斯洛由于天赋极高,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其状况后来才有所改变。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其美学理论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其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ecuri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要(Respect&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三、综合定义
综合关于幸福的含义,中西方各有不同的理解。概括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以外界标准界定幸福,而不是个人主观的判断,或强调物质生活享受,或重视精神生活等;二是个体自我评价,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即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从这种意义上说,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作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因而SWB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比如,同样的一个馒头,对于正在行乞的人来说,得到就是幸福,而对于一个生活无忧的人,只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个体的自我评价非常重要。
总之,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来把握,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满足感。情绪的产生有赖于需要满足与否,当一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满意、愉快、快乐与幸福不同程度的情绪体验;当需求受到阻碍时,人们往往会产生不满、愤恨、气愤等不同程度的情绪体验;当人们需要的、珍视的东西失去时,就会产生痛苦、悲哀、压抑、苦恼等不同程度的情绪体验;当人们受到威胁、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恐惧、害怕、担心、忧虑等不同程度的情绪体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物性的需求与精神性的需求。生物性的需求包括对食物、水、空气、排泄、睡眠、性等的需求。精神性的需求包括人对安全的需求,对友谊、爱与归属等的社会性需求,对自尊、自我认同的需求以及实现自己潜能的需求。任何需求的满足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满意、快乐与幸福。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我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班里开始有同学使用钢笔,那个能吸水,能写出蓝色或黑色的字。可是这种未被普及的东西,我是断不敢向父母提出要求的。直到有一天在县城工作的父亲把一支粉色钢笔给我的时候,那一刻的欢呼雀跃,那一幕把玩粉色精灵的场景终不能忘怀。诸如这样的第一次还有春节的一件新衣、期末考试后的一张奖状……总之,儿时的记忆中充满了幸福。
跨越时空的变迁,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今天的孩子可以享用高档的文具,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可以一周去一次肯德基。但是大多数孩子会因为一款高档玩具没有得到或是生日礼物不够华丽而觉得自己不够幸福。原因是他们很少有满足感。
第二,快乐感。快乐感来源于积极乐观的情绪,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常见的成因包括感到健康、安全、爱情和性快感等。快乐常见的表达方式是笑。许多事情都能带给人快乐,一句心理学上的谚语这样说:如果你想快乐一个小时,打个盹;如果你想快乐一天,去钓鱼;如果你想快乐一个月,去结婚;如果你想快乐一生,去帮助别人。
第三,价值感。幸福感的较高表现是价值感,它是在满意感与快乐感同时具备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发展的因素,比如目标价值、成长进步等,从而使个人潜能得到发挥。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与西方的享乐主义不同,享乐主义只追求享乐的过程,缺少更有价值的目标。需求层次理论表明,当一个人达到需要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时,其自我的潜能充分地发挥,由此产生的幸福感就是人精神上最大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被马斯洛称为“高峰体验”。由于人的潜能发挥是没有止境的,因此人对幸福的追求也是没有终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