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解中国道教生死书
1.9.15 慎终追远:祭祀

慎终追远:祭祀

丧葬活动,并不止于死者尸体的埋葬,之后,生者还要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虔诚地祭祀死者的亡灵,这其中最突出的当属孝子宁孝和清明扫墓。

◆ 孝子守孝

孝子守孝,称“居丧”或“丁忧”,是古代汉族人民在埋葬死亡亲属之后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而产生的一种风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丧形成了一整套的规矩和禁忌。

居丧时间一般是三年。儿子为父母,臣民为帝王,都守孝三年。汉初统治的人力倡三年之丧。东汉之后,三年之丧在社会上已经蔚然成风。为何把孝期定为三年呢?孔子认为,儿女呱呱坠地后,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就应为父母守孝三年。

居丧禁忌一般来说,居丧三年之内都不应该喝酒。三年期满,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祀,然后才能起灵除孝,把父亲灵位移到祖庙和家庙,脱下孝服。

◆ 清明扫墓

中国农历清明这一天俗称鬼节,是汉民家家祭祖扫墓祭祀亡灵的重要节日。这个风俗从春秋时代就已存在。

扫墓仪式清明上坟,一定要在坟堆左侧立一块石头,上写“后土神”或“后土”,祈祷山神保佑双亲。接着为死的人烧香、上供祭品、烧纸钱。之后为坟堆培土,或者修坟立碑。祭祀完亲人的坟墓后,拿出一部分食品、酒和纸钱送给左右坟墓,安慰邻近鬼魂,免得他们来夺祭品。

◆ 祭祀的意义

葬后祭祀,对生人有重要意义。其一,这种仪式体现了人们畏惧鬼魂的心理。祭祀本来就是民间鬼魂观念的产物。在中国人心目中,鬼魂不仅存在而且怀恋人间,他们还想继续享受人世的饮食欢乐。不然,他们就要作祟闹事,因此生者为了讨好鬼魂就要祭祀,奉献物品以求安宁。其二,它表达了人们求生立命的精神寄托。在中国漫长的专制社会中,普通大众的生命贱如草芥,天灾人祸让平头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希望寄托在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灵魂上。鬼魂的力量是超自然的,人们把祖先的灵魂作为精神支柱,希望他为家人提供庇护,保佑后人平安。

守孝和扫墓

人们在埋葬死者之后,大多还定期举行一些纪念死者的活动,仪式,如守孝、服丧、扫墓、祭祖等。

守孝

又称“居丧”、“丁忧”等,以道德和法律的手段规定人们遵守等级化的居丧礼制,这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

283-i

扫墓

清明节俗称“鬼节”、“寒食节”,是为祭祀先祖,追思哀悼。

283-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