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解中国道教生死书
1.9.5 送亡灵上路:出丧

送亡灵上路:出丧

移尸入棺后,就要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叫出丧,又叫出殡,俗称“送葬”,清代称“发引”。这一仪礼由择日、哭丧、起灵、引路、送行及路祭等程序组成。

◆ 选择黄道吉日安葬死的人

出丧是送“亡灵”踏上一条不归之路,前去另一个世界。人间的礼仪是想尽办法让亡灵一路顺利,所以,出殡的日子就显得格外重要。

许多民族对出丧日期都要慎重选择。我国早在汉朝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卜选丧葬吉日的专著——《葬历》。同时代王充所著《论衡》一书云:“世俗信祸祟,以为人之疾病、死亡及更患、被罪、戮辱、欢笑,都有所犯。起功、移徙、祭祀、丧葬、行作、入官、嫁娶,不择吉日,不避岁月,触鬼伤神,忌时相害。故发病、生祸、挂法、入罪,至于死亡、殚家、灭门,都不重慎,犯触忌讳之所致也。”可见当时择日安葬风气之盛。

民间出葬时有许多禁忌,河南沁阳一带,还有埋葬忌月的习俗,并且与姓氏有关。据说,张王李赵四姓人,禁忌六、腊月动土埋人。其余姓氏,三、九月禁忌动土埋人。

◆ 起灵

起灵是出殡的一项重要活动,仪式相当隆重。山东有的地方是死者的男亲属都要来到灵堂跪下,长侄端着牌位,长孙打着纸伞,次侄打着引魂幡,次子手持三根香火,长子脚下放一个瓦盆,女眷则在屋里站立等候。吉时已到,司仪喊道:“里头戴布啦!”女眷们便戴上白布。接着指挥:“屋里点灯啦!准备栗子枣啦!……”此时,阴阳先生挥刀把放在灵堂门左边的碗砍了,叫“斩丧”。司仪同时喊“孝子举哀”,于是死者的亲属们放声大哭。抬棺的八仙立即涌进灵堂,左右各四人,由一人敲大梆子指挥。

在整个丧葬礼仪过程中,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来讲,起灵最直接地体现了送鬼入地府的内涵。这之前的丧葬礼节主要宣泄的是亲人生死离别之情,之后的礼仪活动充溢着对鬼神的恐惧情感。在活人的意识里,期盼亡灵尽快与生者断绝联系,从而确保生者的安宁。因此在起灵仪式中就包含着许多辟邪除灾的巫术活动。

起灵

尸体放入棺后,就要择黄道吉日进行安葬,这叫出殡。其中,抬棺出门又叫起灵,就有很多的讲究。

255-i

◆ 哭丧

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从办丧事的整个过程来说,哭丧的仪式贯穿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然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最受重视。

民间风俗,出殡时全体后代都必须参加,男人们还要进行“唱哭”,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孝,此外,哭声的音量也很关键。如果哪家在送殡途中没有听到很大的哭声,就会在周围被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会被视为不孝、大逆不道。

◆ 挽歌

送葬时伴随着哭声唱出的歌称为“挽歌”。最早的挽歌见于《左传》:“吴子伐齐,将战齐将,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到了汉代,挽歌之风很是盛行。《晋书•礼志》:“汉魏故事,大丧及大臣之丧,执绋的人挽歌。新礼以为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

挽歌入礼,兴起于汉晋,以后更加流行。唐朝帝王葬礼:“挽郎二百人,都服白布深衣,白布介帻。”杜佑《通典》记载,分别排列在队伍两边,沿途唱挽歌。宋元明清均对挽歌之礼做过规定。挽歌后来变成挽词、挽联。

挽歌习俗兴起来之后,就不仅仅限于出殡送葬了。挽歌成了表达心中痛苦,对死的人深切悼念等悲戚感情的一种宣泄。比如陶渊明的《挽歌诗》:“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髙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送丧仪式

起灵仪式结束后,棺木出了大门,便开始了送丧的路程。送丧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是撑灵幡,灵幡是给亡灵招魂引路的。撑灵幡的多是戴孝的孙子、侄子等后辈。紧跟撑灵幡的是打开山锣撒路钱的。再接着是吹鼓手。他们奏出的音乐,很能渲染气氛,感人心曲。

再次是扛祭幛、挽联、花圈的,这也显示着出丧排场的规格。随后是抬灵桌的,灵桌上面放着灵牌和遗像。紧跟着的是闺女和儿媳,她们姗姗举步,堵在灵柩前面。有她们的制约,八仙行进的速度自然不会快。

送丧

起灵仪式后,亲人抬着灵枢走向墓地,开始了送丧。送丧堪称丧葬礼俗的壮举,送丧队伍虽不及引亲的热闹红火,却不乏气派、壮观。

257-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