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解中国道教生死书
1.8.2.1 来自佛教的地狱精神:道教地狱的赏善罚恶
来自佛教的地狱精神:道教地狱的赏善罚恶

亡灵在鬼半的一路押解下到了地狱,根据生前的种种行为,接受阎罗王的审判。从文化意义上来讲,地狱审判体现了中国式的赏善罚恶精神,其主旨是导人向善。

◆ 赏善罚恶

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诗•小雅•瞻彼洛矣序》:“《赡彼洛矣》,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焉。”《汉书•贡禹传》:“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壻及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赏善罚恶,不阿亲戚。”《旧唐书•魏元忠传》:“元忠及亲附权豪,抑弃寒俊,竟不能赏善罚恶,勉修时政,议者以此少之。”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

从古到今,赏善罚恶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具有的人性情怀,由于中国文化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中国的赏善罚恶就具有了自己的特点,那就是佛教的地狱精神。那么中国式的赏善罚恶行动为什么要在虚幻缥缈的阴曹地府中进行呢?这跟中国古代社会法治缺失有很大关系。在中国漫长的专制社会中,人治大于法治,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任意欺凌百姓,普通民众有冤无处诉,在人间最多只能指望为民做主的清官和行侠仗义的豪侠,但这两类人在社会中实属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的命运只能在残酷黑暗的无奈现实中渐渐枯萎凋零。于是他们就把地狱审判作为惩恶扬善的途径,既然生前没人能治得了他,就让他在阴间受尽折磨,以偿还在人间欠下的债。这当然是一种精神上的麻醉和慰藉,因为谁也不知道死后究竟有没有地狱,但对于手无寸铁毫无反抗能力的平头百姓来说,这或许是他们最大的抗争吧。

地狱的赏善罚恶行为真正的目的是针对生人的,它的目的就是通过虚构一些极其恐怖的地狱图景来警示人间,希望人们在生前多做善事,不要为非作歹,否则死后在阴间将受到审判,打入残酷无比的地狱受到种种苦难。“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正是这一地狱精神的最好注脚。

赏善罚恶

道教的地狱观念突显了赏善罚恶这一重要思想,它来自民间人们的良好心愿和佛教的地狱精神。

167-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