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解中国道教生死书
1.7.4 上报城隍处:领取阴间路引

上报城隍处:领取阴间路引

从土地爷那里销了户口的鬼魂,还要到城隍那里去领取通往阴间的路引,只有有了路引才能进入阴间,不然就成了流浪世间的孤魂野鬼。

◆ 鬼魂见城隍

黑白无常押着鬼魂从土地爷那里注销了他的人间户口后,又来到城隍这里,为的是领取去往地狱的路引。相传这路引是由阎王爷签发的去往地狱的“护照”,是进入地狱的通行证。所谓“路引”,是一张长三尺、宽二尺的黄标纸印成的,印制粗糙,成本很低。上面印有“丰都天下发给路引”,“普天之下必备此引,方能到丰都地府转世升天”等字;上端是阎罗王画像,下端有“丰都天子”、“丰都城隍”和“丰都县府”三颗大红印章。领了路引的鬼魂,在黑白无常的看押下通向鬼门关。

◆ 城隍的由来与职能

鬼魂所见的城隍是何来历呢?城隍,起源于古代“水庸”的祭祀,“城”原指挖土筑的髙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髙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池的保护神。城隍的原本职能是守护城池,保障治安;明清时升格为护国安邦、除暴安良、统辖亡魂、调和风雨之神。各级官员在赴任时,都要到城隍神前宣誓就职祭拜,以取得其保佑;道士做道场超度亡魂时,要发“城隍牒”文书知照城隍神,才能拘解亡魂赴坛。

◆ 英烈死后为城隍

城隍是地狱官吏中土地的上司,相当于人间各州县官的职务。正如人间的州县官人数众多,冥界中城隍的数目也是不少的。从各种记载来看,他们大多是人间的英烈之士死后被封的,如浙江绍兴城隍宠玉,原是唐初大将,有功德于民,于是当地百姓在其死后就将其立为城隍神。之所以将人间英烈立为当地城隍,乃是希望他们的英灵能同生前一样,打击邪恶,护佑百姓。正是因为城隍的这些职能,所以在古代各地大大小小城市中都建有城隍庙,因而城隍也特别多。

城隍

鬼魂先在土地爷那里除名后,就要到城隍那里领取路引,路引就是阎王签发的,通往地府的凭证。

路引

鬼魂来到城隍后,要领取通往地狱的路引。

127-i

城隍的由来和职能

127-2-i

◆ 城隍信仰

民间对城隍神十分崇信,并由此产生了发路票、烧王告、住庙袪病、审夜堂、城隍出巡等活动。发路票是指死在异乡的人要回原籍安葬时,一定要到城隍庙去领路票,不然就成了异乡鬼。烧王告是指老百姓如有冤,可以写好状子到城隍爷前焚烧,那么城隍老爷就能替他申冤了。住庙祛病是指有病者到城隍庙里去住,不让邪魔靠近,病人自然会痊愈。审夜堂是指请城隍爷晚上开堂审鬼,到时有几个男巫,其中一个当“迷魂”,其余的则念经。被迷的男巫假称是城隍,坐堂开审,先是劝鬼将病人的鬼魂放回,如果鬼答应了,就许下酬谢的条件,如果鬼不答应,就假借城隍进行各种恐吓。城隍出巡一般在每年的春、秋、冬三季各一次,春季定于清明节,称为收鬼;秋季定于七月十五,称为访鬼;冬季定于十月初一,称为放鬼。除此之外,当地发生瘟疫或其他流行病时,也要抬出城隍像出游,镇压鬼魅,保护地方太平。

◆ 城隍惩恶

传说从明朝起,城隍神成为掌管阳间和阴间的大总管。人与人之间有扯不清、断不明的是是非非,多半找其明断。并且,这种情况在许多地方愈传愈神,愈说愈玄,因而,在许多古籍上对由城隍裁断民间疑难是非的神判事例不仅比比皆是,而且描写得天花乱坠,活灵活现。当然,有关城隍神的故事大多涉及了“神”的威力,但也体现了人的智慧,并最终突出了“邪不胜正”、“罪恶难逃”的哲理思想。

◆ 城隍作奸

人们认为一些忠臣烈士死后就会充任城隍,所以城隍一般都正直无私,疾恶如仇,惩治奸恶,护佑良善。这类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多,但阴曹地府并非铁板一块,城隍神中也出现了一些作奸犯科的腐败分子,如在清代学者袁枚的《新齐谐》中竟有保佑盗贼行窃得手的城隍。不管城隍是为民惩恶,还是自己作奸,其实城隍神的这些都是人为的幻化而已。人们在世间求告无门时,就多希望城隍能为自己做主,并从中得到安慰。而当世间的一切都已腐败时,人们又认为即使是神仙也无能为力,甚至是助纣为虐。

城隍信仰

民间对城隍神十分崇信,并由此产生了发路票、烧王告、住庙祛病、审夜堂、城隍出巡等活动。

129-i

城隍审案

传说从明朝起,城隍神成为掌管阳间和阴间的大总管。人与人之间有扯不清、断不明的是是非非,多半找其明断,最终突出了“邪不胜正”、“罪恶难逃”的思想。

129-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