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仁礼——茶道与儒家
中国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诸家精华而成,但儒家思想是它的主体。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孤寂青灯,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那么各家茶道意境和价值取向都是很不相同吗?其实不然。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家茶文化精神也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上,各家均以儒家的中庸、仁礼为提携。
【中庸】
何谓“中庸”?程颐说,“不偏之为中”,意思是不偏于一方;“不易之为庸”,意思是不改变常规。“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
关于“道”的理解,儒家与道家有一定的分歧。道家的“道”是道法自然,纯粹是客观的;儒家的“道”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掺有人为的主观的成分,认为“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意思是说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小人的作为不符合中庸;君子的言行处处都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作为肆无忌惮。
概而言之,儒家认为中庸是: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以中和为常道,适中是事物的最佳阶段。
儒家把“中庸”思想引入中国茶道,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饮茶时,可以更多地审己、自省,清清醒醒地看待自己,认识别人;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构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这既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调,也是与佛教禅宗的重要区别。儒家茶道是寓教于饮,寓教于乐。在民间茶礼、茶俗中儒家的欢快精神表现得特别明显。
【仁礼】
“仁”指德性原则,“礼”指伦理规范,是儒家的思想基础。“仁”为人格完成的德性理想,“礼”则为涵养德性的伦理秩序。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如果“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那么“礼”便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唯一恰当的方式和途径。孔、孟都曾把礼比喻为出入房屋所必经的门户,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人才能实现其人之为人的本质;或者说,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而只有当仁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时,它才能成为一种真正完美的人格。
所谓礼,不仅是讲长幼伦序,而且有更为广阔的含义,对内而言,表示家庭、乡里、友人、兄弟之间的亲和礼让;对外而言,则表明中华民族和平、友好、谦虚的美德。中国的传统思想认为子孙后代要尊敬、孝敬父母长辈;父母长辈要爱护、关心晚辈,即我们现在讲的要“尊老爱幼”;兄弟要亲如手足,夫妻要相敬如宾,对客人和敬礼让;即使对外国人,只要不是侵略者,中国人也总是友好地以礼相待。中国茶文化“以茶表敬意”正是这种“礼”的体现。
“以茶待客”的茶礼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有客来,奉上一杯热茶,是对客人的极大尊重;即使客人不来,也可以茶相送表示情谊。宋人《东京梦华录》载,开封人人情高谊,见外方人之被欺凌,必众来救护。或有新来外方人住京,或有京城人迁居新舍,邻里皆来献茶汤,或者请到家中去吃茶,称为“支茶”,表示友好和关照。后来南宋迁都杭州,又把这种优良传统带到新都,《梦粱录》载:“杭城人皆笃高谊……或有新搬移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相助事,遗献汤茶……相望茶水往来——亦睦邻之道,不可不知。”这种以茶表示和睦、敬意的“送茶”之风一直流传到现在。
在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以茶表示深情厚谊,不仅深入每家每户,而且用于机关、团体,乃至国家礼仪。机关、工厂新年常举行茶话会,领导以茶对职工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谢意;群众团体时而一聚,以茶彼此相敬;家中父母、姊妹、妻儿相聚,也将无限的亲情浓缩于一杯茶中;宾馆、饭店,客人入座,未点菜,服务员先泡上一杯茶表示欢迎;而近年来,各地纷纷举办国际、国内茶文化研讨会,不仅为茶人们交流心得、沟通信息、贸易往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国内、国际茶人们的友谊,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