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恢复生态学
1.6.1.5 第五节 潟湖的恢复
第五节 潟湖的恢复

潟湖(lagoon)曾一度被写为“泻湖”(如1983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1276页),但现已重新规范为“潟湖”(见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1354页)。常有人把“潟湖(xì hú)”误作“泻湖(xiè hú)”。其实“潟”字和简体或繁体的“泻”字,读音、意义都不同,“潟”字并不是“泻”的繁体字。“潟”,含义是指海边咸水浸渍的土地,也称咸卤地。潟湖就是指那些位于海边咸卤地带的湖泊。

潟湖是海岸带上由堡岛、沙坝或沙咀与海洋隔开,或围拦河口、或包络海湾的封闭、半封闭的浅海水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海岸带湿地。它和外海之间常有一条或多条汊道相连。潟湖地处海陆相交的地带,常有陆地河流注入,其所处的特殊位置受河流和海洋的共同影响,在水文特征和沉积作用上都具有其特殊性。潟湖的结构图见图14-45。

图14-45 潟湖结构图(来源:维基百科)

对潟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地貌学、海面上升、沉积学和动力学领域。研究指出海侵泥沙陆向转运是多数沙坝形成的主要原因,潟湖纳潮量与口门过水截面积之间存在平衡关系。在沙坝潟湖的演变机制上,国际上一直存在不同的说法。Bruun(1962)最早提出,沙坝-潟湖演变是海侵环境下,滨面带向陆地迁移的结果。随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Kraft(1979)提出了该机制的海侵发育演变模式;Dillenburg(2000)认为沙坝形成与陆地沙源有着密切的关系。Dubois(2002)讨论了沙坝与海平面上升之间的内在联系。Moore(2010)等模拟了海面上升时沙坝的演变活动。Stapor(2004)等总结了沙坝出现平衡阶段的特征。

潟湖不但具有湿地几乎所有的生态价值功能,还有某些特有的价值。首先,潟湖是由沙坝(咀)和纳潮沙坝组成,因此许多潟湖可以作为船舶的天然良港,如高雄港。其次,潟湖中潮差低,波浪受外围沙坝的影响传入湖内后较小,且潟湖海域中的营养成分较外海海域丰富,这为鱼、虾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繁殖、觅食的场所,非常适于水产品养殖。最后,古潟湖是重要的泥炭、煤、铁、盐、石油等资源的矿区。因此,潟湖在国民生产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潟湖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入湖河流和海洋的水动力环境。水文条件能直接改变湿地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到物种组成和丰度、初级生产力、有机物质的积累和营养循环。潟湖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是以稳定的水文为基础的。也正是由于其对水文环境的依赖性,潟湖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水交换终止,其地貌特征便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不同类型的潟湖的脆弱性不同。简单的说,如果水流不畅,潟湖容易淤塞并最终走向消亡;如果水流通畅,则有利于潟湖内外泥沙和能量交换,保证潟湖的寿命。因此,目前对潟湖生态系恢复统的重点是恢复入湖河流和近岸海域原有的水动力环境和沉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