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恢复生态学
1.5.4.3.1 一、 富营养化污染现状及评价方法
一、 富营养化污染现状及评价方法

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水体,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的污染现象。这些营养物质的过量富集(图12-17)会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生长、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水生动、植物衰亡,甚至绝迹。

图12-17 水体中营养物质循环示意图(引自李秋芬和袁有宪,2007)

(一)富营养化污染的现状

近年来,大量工业、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近海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过量营养盐输入近海,改变海水中的营养盐浓度和组成,影响近海生态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并损害近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一系列变化过程。营养盐过量输入导致的近海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是驱动近海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因素。底层水体缺氧、有害藻华(包括大型藻藻华和微藻藻华)暴发、水母旺发、生境退化等生态系统的异常变化都与近海富营养化问题密切相关。目前,富营养化及其所引发的赤潮和水华,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污染问题。

(二)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近岸海域营养盐的分布存在一定的时空变化,富营养化水平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应该动态地评价特定海区的富营养化程度。根据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普遍受营养盐限制的特征,近几十年,国内外学者对近海富营养化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十种方法,从最简单的单因子法、综合指数法,到目前正在兴起的“压力—状态—响应”的综合评价体系。邹景忠(1983)提出了富营养化指数法。富营养化指数E=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106/4500,其中E≥1为富营养化,1≤E≤3为轻度富营养化,3<E≤9为中度富营养化,E>9为重度富营养化。俞志明(2011)参照国际上近些年提出的近海富营养化评价体系,以长江口海域为典型,构建了适合我国近海富营养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但目前在我国海洋和环保部门,大多仍采用较简单的评价方法(表12-17)。

表12-17 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营养级的划分原则(引自郭卫东等,1998)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