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恢复生态学
1.5.3.1.3 三、 移植法
三、 移植法

移植法,指的是从自然生长茂盛的海草床将成块的海草皮或者单株成熟植株移栽于待恢复海域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海草无性生殖,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新的海草床,是迄今为止人们研究和使用最多的海草床修复方法。依据移植单元(planting unit, PU)的不同,将海草植株移植法划分为草皮法、草块法和根状茎法三大类。草皮法和草块法的PU具有完整的底质和根状茎;而根状茎法的PU不包括底质,是由单株或多株只包含2个茎节以上根状茎的植株构成的集合体。但移植法对原有海草床会产生破坏(张沛东等,2013)。

(一)草皮法(sod method)

草皮法是最早被报道的较为成功的移植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两大步骤:①采集一定单位面积的扁平状草皮作为移植单元;②将移植单元平铺在待恢复海域的海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形成新的海草床;但由于没有将移植单元埋于底质中,易受海流、恶劣天气的影响,而且对采集处草床的破坏较大(张沛东等,2013)。

(二)草块法(plug method)

草块法也称为核心法(coring method),其操作过程如下:①利用PVC管(core tubes)等空心类的工具,采集一定单位体积的草块作为移植单元;②在待恢复海域的海底挖出与移植单元相同的“坑”;③将采取的移植单元放入“坑”中,并压实周围的底泥。该方法因加强了对移植单元的固定,明显提高了成活率;但与草皮法一样,对原有草床的破坏较大,劳动强度也相应增加(张沛东等,2013)。

(三)根状茎法(rhizome method)

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根状茎法明显增加了对移植单元的固定,且具有操作简单、破坏性小、无污染等优点。该方法又根据固定工具的不同,衍生出许多的分支方法(详见“大叶藻修复方法与程序”部分),包括直插法(hand-broadcast method)、沉子法(sinker method)、枚钉法(staple method)、框架法(transplanting eelgrass remotely with frame systems , TERFS)、夹系法(sandwiched method)等。

移植时的方法可分为人工水下移植和机械移植。人工移植一般是将成株直接植入海草床或者通过铁栅栏固定在海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需潜水作业(图11-5)。近年来,为提高移植效率,海草机械移植迅速发展(图11-6)。例如Jim’s Environmental Boat(JEB)轮插苗机通过轮毂转到海草床受损区域,可以以相同的株距将海草植入。海草移植机械ECOSUB1以及The Giga Unit Transplant System (GUTS)移植机械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作业,并且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图11-5 人工水下移植(引自刘雷等,2013)

图11-6 不同种类的海草移植机械(引自刘雷等,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