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恢复生态学
1.5.2.4.1 一、 魁蚶底播增殖方法与技术
一、 魁蚶底播增殖方法与技术

魁蚶,也称血贝、赤贝、大毛蚶等,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其中黄海北部资源最为丰富,市场前景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由于魁蚶为埋栖性贝类,筏式养殖效果不甚理想,成活率较低,但是底播增殖恢复魁蚶资源效果较好,在辽宁、山东等地都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于瑞海和李琪,2009)。

(一)魁蚶种苗获得

魁蚶种苗主要通过人工育苗获得,具体步骤如下:

1.亲蚶采捕及促熟

在自然海区水温16℃时,人工采捕壳高8cm左右、壳表完整、无病原生物感染的4龄蚶作为亲蚶。亲蚶置于室内水池中采用浮动竹筐网箱暂养,暂养密度为50个/立方米。水温采用半升温法,从14℃按每日升1℃的速度,缓慢升至21℃,之后亲蚶在21℃水温下恒温培育。每日投饵,约20d。为了促进亲蚶成熟,要求每天早晨倒池一次,中间换水1/2~1/3,保持池水清澈;并且不间断地向水池内充气,保持溶解氧充沛。为促进亲蚶生殖腺发育,促熟过程中要求不断加大投饵量,并提高饵料质量。

2.采卵及孵化

(1)采卵:魁蚶雌雄异体,雌、雄个体在外观上难以区分。在雌雄混养情况下,雄贝先排精,在精液的诱导下雌贝开始排卵。为了减少精子数量,提高受精率和保持水质,要及时拣出雄贝,使雌、雄贝比例达到10∶1即可。雌贝个体的产卵量在5×105个左右。产卵适宜水温在21℃~22℃。当水中卵的密度达到40~60个/毫升时,要及时将亲蚶移入另池继续产卵、排精,并用虹吸法分池。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加水和充气,并及时去除水体表面含有大量精液的泡沫。

(2)孵化:孵化密度为40~60个/毫升;最后一次洗卵后,逐渐加水孵化;孵化出D形幼虫时,及时选育健壮幼虫培育。

3.幼体培育

幼体培养密度以7~14个/毫升为宜。投放饵料为金藻、小球藻、硅藻、扁藻。水温保持在22℃~26℃。光照强度不宜过强,为200lx,否则幼虫分布不均匀。每天换水两次,每次换1/3~1/2,4~5d倒池一次。幼虫成熟时倒池采苗。

幼虫长到壳长240μm时,足形成,眼点和鳃原基出现,此时应及时采苗。魁蚶幼虫附着后,加大换水量及投饵量,后期可以间隔流水培育。壳长1mm左右时即可出池。二次培育过程中调整光照,使之接近自然光照。对稚贝进行流水锻炼,使之附着牢固。

出池后需进行中间培养,第一周避免扰动,以后要及时刷网清除浮泥和附着物,疏通水流更换网。壳长3mm左右更换16目或20目网,6~7mm转入8目育成笼育成。底播增殖苗种应选用壳长1.5cm以上苗种,以2.5~3cm为佳(图10-18)。苗种个体越大,潜泥速度越快,成活率越高,回捕率越高,但种苗成本也越高。运输要防风干、防雨淋、防日晒;露空时间尽量短,及时挂到育成筏上。

图10-18 魁蚶放流增殖苗种规格

(二)魁蚶底播增殖区的选择

魁蚶底播增殖区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张起信,1991;于瑞海和李琪,2009)。

(1)潮流畅通,风浪较小,水深3m以上,水温周年低于25℃,溶解氧饱和度80%以上, 盐度30左右。

(2)底质为软泥、泥沙,硫化合物及有机耗氧量须符合增养殖底质标准。

(3)底播增殖海区饵料丰富。

(4)清除底播增殖海区魁蚶的敌害生物,如海星、沙蚕、海盘车、梭子蟹等。

(三)魁蚶底播时间的选择

魁蚶底播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为宜,避免在寒冷冬季或炎热夏季进行,以免影响成活率以及下潜,最终影响回捕。应选择小汛期的平流时进行底播增殖。

(四)魁蚶底播

底播增殖的适宜密度根据放流区域饵料生物丰富程度、种苗大小、放流苗种的基础密度以及海区情况而定。密度过小,会降低增殖效果;反之,会影响魁蚶正常生长速度以及底播增殖效果。

(1)水上播苗法:把蚶苗通过舢板直接撒播入增殖海区的水面上,让蚶苗自动沉入海底。此方法比较方便,适于底播增殖面积大的海区,但播苗准确性差,一般要求在平流播苗(图10-19)。

图10-19 魁蚶底播增殖

(2)水下播苗法:潜水员潜入水下,按要求密度将苗种均匀撒播在海底,此方法难度较大,但具有较好的播苗效果。

(五)后续管理与监测评估

魁蚶底播增殖的海上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完成底播增殖作业后,需要定期监测放流海区水质情况,取样测量放流魁蚶苗生长情况。可以通过浅水捡捕法、诱集法及拖网法等方法定期清除敌害生物。加强管理,防止偷盗。

底播1.0cm 以上的魁蚶苗,2年后,一般长到壳长6~7cm,体重60~80g,即可组织采捕。收获时间在11月和4月。采大留小,同时清除敌害生物。采捕结束可进行下一周期的底播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