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恢复生态学
1.4.2.3.1 一、过度捕捞
一、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是指人类的捕鱼活动导致海洋中生存的某种鱼类种群不足以繁殖并补充种群数量。现代渔业捕获的海洋生物已经超过生态系统能够平衡弥补的数量,使渔业生态系统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发生退化。

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我国捕捞生产水平较低,仅开发了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鳓鱼(Llissha elongata)、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乌贼(Sepiida sp.)、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银鲳(Pampus argenteus)和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等传统鱼类,且捕捞产量不高,这一阶段属于渔业资源利用不足时期;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随着胶丝网具的使用、捕捞渔船机动化和助渔导航设备的更新以及捕捞技术的提高,捕捞产量逐年增加,这一阶段传统经济鱼类开始遭到过度开发,渔获物中幼鱼比例加大,低值鱼类的数量增加;80年代以后,由于捕捞能力的迅速提高,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已处于过度开发利用阶段,渔获量构成多属低值鱼类,传统经济鱼类明显减少,这一时期渔业资源的优势种发生明显改变,渔业生态系统极度不稳定,处于严重退化状态(侯英民等,2010)。目前我国渔业生态系统的退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侯英民等,2010)。①早熟化:许多种类的产卵群体普遍出现早熟化,性成熟提前。②低值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资源减少,渔获量下降,经济价值较低的低值鱼类成为近海渔业资源的主体。③小型化:山东近海20世纪60和70年代渔获物构成平均长度超过200mm;2000年后渔获物构成平均长度仅为95.5mm,长度在60~160mm之间的个体占90%以上。④ 低龄化:2000年后山东近海渔获物群体组成中1龄鱼占到渔获物的90%以上,捕捞群体基本为当年生幼鱼。

过度捕捞直接导致某些渔业生物种群数量下降甚至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简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近海渔场的底层和近底层传统经济鱼类已经严重衰退和枯竭。目前处于严重衰退状态的鱼类种群包括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红娘鱼(Lepidotrigla micropter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鳕鱼(Gadus)、鳐鱼(Raja)等,中小型的中上层鱼类和头足类成为渔业资源的主体。一些关键种类数量锐减或消失不仅影响到其他种类的生存状况,还会引起整个渔业生态系统失去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不稳定,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功能变得不完善。近年来,黄海到日本海水域的水母数量大大增加,原因之一就是海洋鱼类被过度捕捞,钵水母(Scyphozoa)失去天敌,爆炸性繁殖,导致水母生态灾害频发。

过度捕捞引起渔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变化,渔业生物食物联系单一或中断,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脆弱,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效率降低。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近海渔业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的健康状态,这时渔业生物种类多样,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的生物通过复杂的食物联系形成一稳定的营养结构,维持着高效率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已经处于过度捕捞状态,渔获物中的优势种发生更替,高营养级的渔业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物种灭绝,逐渐被较低营养级的渔业生物代替,渔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随之发生改变。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生物种群或者物种数量的减少,使营养级间的食物联系趋于单一甚至中断,影响到渔业生态系统乃至整个近海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和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