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理论名著研究
1.3.4.3 (三)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影响及意义
(三)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影响及意义

新时期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市场经济时代,从传统的封闭型社会转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型社会。在文化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大众文化迅猛发展起来,从根本上打破了文化的旧有格局和形式,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例如,出现了高雅文化向通俗文化靠拢的文化大众化,传播方式的普及,以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等,打破了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这些都需要从理论加以说明和探讨。威廉斯的大众文化理论给了我国学者诸多影响和启示。比如,陶东风曾说过一段话:“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传统的经典文学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现象,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文艺学应该正视现实,紧密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及时地调整、拓宽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由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艺术的活动方式的变化,作为文艺学研究范型和学科边界之合法性依据的文艺自主性观念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了自己的局限性。”[98]我们不难发现,这与威廉斯的文化观念有着明显的关联。

威廉斯认为,从文化中的关键词,可以发现思想与社会的历史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但发现历史结构的目的,却不是研究历史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认识和了解当今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认识和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对关键词的分析,可以说就是对我们整个生活世界、整个文化社会的分析。因此,在研究方法上,这种重视“关键词”的研究方法,也给我国的文化研究以影响和启发。比如陶东风在《文化研究关键词丛书》的寄语中指出,面对西方大量文化研究的专著的译介,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地了解文化研究的整体面貌。所以,他认为,威廉斯运用“关键词”的研究方法来介入文化研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无论是整体的学术史,还是某个杰出的理论家、思想家上的学术体系,其精华常常凝聚在几个核心概念即关键词中。因此,陶东风主张这套丛书要通过关键词介绍西方文化研究方法,这样才有利于抓住文化研究的核心,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威廉斯《文化与社会》中使用的关键词研究方法已被不少学者认同和接受,并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文化研究领域。

这些影响的例证非常明显,然而,更多影响的例证却是无形的。我们翻开当代我国很多文化理论著作,都不难发现威廉斯文化思想理论研究的影子,许多学者从威廉斯那里汲取了更多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虽然并不没有明确而集中的影响踪迹,但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态度、观念和方法却都不同程度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学者,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威廉斯的文化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在《文化与社会》中有着集中体现,其后期有关“文化”的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作为文化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其中的文化理论为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对我们尤其是后辈学者依然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99]

■参考文献

译著:

[1]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赵国新译,见王逢振:《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

[2]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3]雷蒙德·威廉斯:《布鲁姆兹伯里派》,马海良译,见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陈永国、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雷蒙德·威廉斯:《现实主义和当代小说》,葛林译,见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

[6]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方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7]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8]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2]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5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中文著作:

[1]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2]王逢振:《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十四位著名批评家访谈录》,漓江出版社,1988年。

[3]陆梅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

[4]王逢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8]陶东风:《文化研究丛刊》,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9]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0]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姜哲军、刘峰:《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与美学理论批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2]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13]王宁:《全球化: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吴冶平:《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理论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论文:

[1]王逢振:《共同文化:文化和社会的关系》,《外国文学》1998年第4期。

[4]赵斌:《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外国文学》1999年第5期。

[5]马海良:《伊格尔顿的思想历程》,《山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6]傅德根:《威廉斯与文化领导权》,《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8]张平功:《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阐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9]王宁:《当代英国文论与文化研究概观》,《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

[10]洪进:《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述评》,《江淮论坛》,2001年第5期。

[11]张平功:《历史之镜:析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学术研究》2003年第8期。

[12]黄华军:《雷蒙德·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立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3]冯宪光:《文化研究的词语分析——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4]王淑芹:《威廉斯的文化思想诠释》,《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5]王淑芹:《威廉斯的文化(文学)思想评述》,《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6]金惠敏:《一个定义·一种历史——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发展史的理论贡献》,《外国文学》2006年第4期。

[17]戴一菲:《从〈文化与社会〉到〈布鲁姆兹伯里派〉——解析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的五个关键词》,《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

[18]乔瑞金、薛稷:《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19]周艳琴:《雷蒙德·威廉斯对文化研究的主要贡献》,《广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朱 斌、石明洁撰稿)

【注释】

[1]王宁:《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71页。

[2]转引自张平功:《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阐释》,《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3]参见赵斌:《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外国文学》1999年第2期;张平功:《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阐释》,《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4]参见马尔赫恩:《〈文化与社会〉之今与昔》,温秀颖、孙建成译,《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2期。

[5]刘智利:《文化与社会》,《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2期。

[6]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4页。

[7]同上书,第19页。

[8]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9页。

[9]同上。

[10]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3页。

[11]同上书,第35页。

[12]同上书,第43页。

[13]同上书,第118页。

[14]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96—197页。

[15]同上书,第217页。

[16]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19页。

[17]同上书,第243页。

[18]同上书,第271页。

[19]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72—273页。

[20]同上书,第17页。

[21]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6页。

[22]同上书,第42页。

[23]同上书,第169—172页。

[24]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73页。

[25]同上书,第237—238页。

[26]同上书,第284—293页。

[27]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25—336页。

[28]同上书,第15—16页。

[29]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3页。

[30]同上书,第47页。

[31]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73页。

[32]同上书,第115页。

[33]同上书,第109页。

[34]同上书,第124页。

[35]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21页。

[36]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53页。

[37]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85页。

[38]同上书,第207页。

[39]同上书,第208页。

[40]同上书,第224—228页。

[41]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56—258页。

[42]同上书,第318页。

[43]同上书,第20页。

[44]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8—19页。

[45]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95—97页。

[46]同上书,第121页。

[47]李媛媛:《谈雷蒙德·威廉斯思想中的“大众文化”问题》,《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8]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第84页。

[49]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60页。

[50]同上书,第172—173页。

[51]同上书,第199—203页。

[52]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17页。

[53]同上书,第315页。

[54]同上书,第316页。

[55]同上书,第303页。

[56]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08页。

[57]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11—312页。

[58]同上书,第339页。

[59]同上书,第341—342页。

[60]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45页。

[61]同上书,第339页。

[62]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59—360页。

[63]参见李兆前:《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概念透视》,《文学前沿》2005年第1期。

[64]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9页。

[65]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77页。

[66]同上书,第336—378页。

[67]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79页。

[68]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69]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87页。

[70]同上书,第389页。

[71]傅振玲:《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思想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72]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79、381页。

[73]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11页。

[74]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07页。

[75]黄华军:《雷蒙德·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立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6]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

[77]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9页。

[78]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38页。

[79]同上书,第411页。

[80]同上书,第412页。

[81]同上书,第412—413页。

[82]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15页。

[83]参见傅德根:《威廉斯论共同文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0年第00期。

[84]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91页。

[85]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5页。

[86]同上书,第363页。

[87]同上书,第373页。

[88]戴一菲:《从〈文化与社会〉到〈布鲁姆兹伯里派〉——解析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的五个关键词》,《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

[89]乔瑞金、薛稷:《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90]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01页。

[91]同上书,第366—367页。

[92]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16页。

[93]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84页。

[94]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理论研究的特点,参见戴一菲:《从〈文化与社会〉到〈布鲁姆兹伯里派〉:解析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的五个关键词》,《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

[95]乔瑞金、薛稷:《雷蒙德·威廉斯唯物主义文化观解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96]黄华军:《雷蒙德·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及其影响》,《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2年第00期。

[97]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8页。

[98]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0—54页。

[99]关于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的理论贡献和影响,有一些学者论及,例如可参见黄军华的《雷蒙德·威廉斯的大众文化思想及其影响》、路莉侠的《论雷蒙德·威廉斯对文化研究的贡献》、晏萍的《威廉斯文化研究视域中的文学理论及其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