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大脑探秘
1.29.5 脑卒中、脑血管硬化

脑卒中、脑血管硬化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的或主要的一类疾病,俗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意指其得病迅猛而猝不及防。一般分为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两大类。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在脑实质中出现了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表面的出血);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即在局部脑血管中产生了血栓而致血管栓塞)、脑血栓(即在血循环中发生了气体、固体或液体的栓子,随血液到达脑血管中而导致脑血管梗塞、血流不通)、腔隙梗塞(即在脑实质中出现了微小的类似腔隙状的小梗塞,往往不出现临床症状,且常为多发)。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为一过性的某些脑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失语等症状),但其症状的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就可完全恢复。

脑卒中的常见病因或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高粘血症,其次为心脏病(为栓予来源的最常见原因)、糖尿病(造成血管尤其是中、小动脉壁的损伤,而为以后发生脑血管破裂或栓塞的基础)。

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常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多见原因。所谓动脉硬化纯系病理学名词,意思是动脉壁发生了某些变性病变,导致血管壁增厚、弯曲、变形,管腔狭窄,使血流不畅,血流量减少,甚至不通。动脉硬化在病理方面至少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多发生在较大的和中等大小的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其管壁中有脂质沉积于内膜及内膜下层,并有平滑肌细胞及纤维成分的增生,在局部形成斑块,动脉壁因而变厚、变硬,其后斑块内组织发生坏死、崩解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形成粥状物质,故名粥状硬化。第二种是弥漫性纤维性变的小动脉硬化。第三种是微小动脉(口径在150微米以下)的透明变性,又称玻璃样变性,即整个管壁变性。在病理切片常规染色时,只见管壁呈均匀一致的透明的殷红色而看不出任何正常的组织结构。不论是哪一种动脉硬化,最终都是使管壁变硬、变厚,管腔不规则的狭窄,影响血液流通,乃至完全阻塞不通,或自行坏死、破裂。

虽然高血症、高血脂、高血粘度,以及内分泌的改变、遗传因素等,都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动脉硬化乃是一种多因素慢性作用的结果。

关于脑动脉硬化是否在临床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尚有争议。有人认为,老年人每有头疼、头晕、健忘、失眠、智能减退、不耐烦、性情急躁等所谓神经衰弱综合征,即属脑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也有人将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等都归入脑动脉硬化,这似乎也不甚妥当。不过,不论怎样,脑动脉硬化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应予足够的重视。

关于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因其病灶的性质不同、部位和所涉及的范围不同而不一样,不好一概而论。但可以概括为下述三方面:一是一般症状,主要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如头疼、头晕、呕吐等;二是意识障碍,如嗜睡、昏乱、昏迷等,这大概与病灶的部位及范围有关,也与颅内压增高有关;三是各种神经系局限体征,这主要与病灶的解剖部位有关,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及癫痫发作等,并可有一些颅神经损害的症状,如眼球内、外肌麻痹(瞳孔的异常、眼球活动障碍)、口角歪斜、吞咽发音障碍、伸舌偏斜等。这些在以往是临床定位诊断重要依据,不容忽视。

由于有近代检测手段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核磁共振均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正确诊断(包括病灶的性质、部位、大小),而且无创伤。需要看脑血管情况时,可以做MRA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需要观察血流情况时可做TCD,如要检测代谢情况,则可做.PET或SPECT检查。当然,其中有些检查费用高,目前尚难推广或普及。

对脑卒中病人,当代都采取紧急措施抢救。发达国家都组建起有关医护人员及设备,实行24小时随时待诊。有人主张,要动员全社会参与此项工作,并主张有人院前的救护;还有ABC,意即要在送医院途中的短时间内,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保证循环系统的运行。

病人进入ICU后,即由专科医师迅速采集病史及做简要的检查和放射科医师共同决定做何种特殊检查最合适,同时给予心、肺等功能监测及必要的化验与药物治疗,待特殊检查与化验结果(如血流变学化验等)获得后,再决定采用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同时考虑有无合并症、何时采取何种处理方法。

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治疗,有开颅清除血肿或采取碎吸法清除锥颅血肿。至于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亦可切除病灶或用人工栓塞法,即由神经医师负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