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大脑探秘
1.20.2 REM睡眠

REM睡眠

在人类许多古老的文明里,人们相信梦是通向更高一级世界的窗口,是获取信息、指引方向、权力启示的源泉。如埃及法老曾梦见七头牛吃光了田里的草,于是祭师们认为这是暗示将有天灾和饥荒。中国唐朝的皇帝梦见两个金人飞翔在宫殿上方,于是引起佛教东传。也许他们是正确的,但是古老的智慧在解释梦的含义方面并没有达成共识。今天我们必须要问一问梦是否真的有意义。对梦进行研究有许多困难。显然,我们不可能直接观察别人的梦,即使做梦的人也只有在醒来后才能了解梦境,而此时也许已经不再记得或者曲解了梦的体验。但由于可以客观地测量REM睡眠,因此现代对于梦的解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REM睡眠而不是对梦本身的研究。但是两者实际上并不相同。有一些梦可以不在REM睡眠阶段发生,而且REM睡眠的许多特征跟梦也毫不相干。

我们需要梦吗?目前没有大家认同的答案,但我们的身体似乎的确渴望REM睡眠。一种类型的实验,实验者在每次进入REM睡眠状态时被唤醒,这样特异性地剥夺REM睡眠,因为在入睡的最初一两分钟必然是非REM睡眠状态,经过积累就可以使整个晚上都成为相对纯粹的非REM睡眠。首先观察到,剥夺REM睡眠的行为持续几天后,他们会比正常情况下更频繁地进入REM睡眠状态。当他们终于能够不受干扰地睡觉时,就会出现REM睡眠反弹,即他们会按照被剥夺REM睡眠的比例延长REM睡眠的时间。大多数研究还没有发现剥夺REM睡眠会引起白天的任何心理上的伤害。需要再一次指出的是,不能把对REM睡眠的剥夺解释成对梦的剥夺,因为即使剥夺REM睡眠,在开始入睡和非REM睡眠期间仍可做梦。

弗洛伊德曾提出许多梦的功能。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伪装的满足愿望的方式,是一种性和攻击幻想的无意识表达方式,而清醒时这些幻想是不能实现的。噩梦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克服那些可以引起焦虑的生活事件。

梦的理论则更多地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哈佛大学的Allanlobson和Robert McCarlev提出了一种“激活-合成”理论,明确地排除了弗洛伊德学派的心理学解释。取而代之的解释是,梦或者至少其中一些奇异的特征,可被看作是REM期间由脑桥随机放电导致的大脑皮层的一些联想和记忆。即脑桥神经元通过丘脑激活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并引起我们所熟知的形象和情感,而大脑皮层则试图把分散的形象合成为一个可以感知的整体。由于这种被“合成”出来的产物(梦)由脑桥神经元的半随机活动所引起,因此一点儿也不奇怪,这种梦可以是稀奇古怪的,甚至没有任何意义的。支持和反对“激活-合成”理论的证据都有。“激活-合成”理论的确可以解释梦的离奇性,以及与REM睡眠的密切关系,但无法解释脑干随机活动怎么能够触发梦里出现的各种复杂而流畅的故事,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会一夜一夜地做着相同的梦。许多研究者认为,REM睡眠或者梦本身可能对记忆有重要作用,尽管现有的证据中没有一个是非常肯定的,但的确有一些有趣的线索。REM睡眠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记忆的整合和巩固。剥夺人和大鼠的REM睡眠可以损害多种学习能力。一些研究者发现,高强度学习可使REM睡眠时间延长。在一项研究中,以色列神经科学家Avi Kami及其同事们训练受试者在外周视野中辨认一些短小线段的朝向。由于视觉刺激的呈现时间很短,这一任务的难度很大。但经过数天的反复练习后,受试者完成任务的成绩有很大提高。令人惊奇的是,在经过一夜的睡眠后,早上的成绩比前一晚竟然也有提高。研究发现,剥夺受试者的REM睡眠,则经过一夜睡眠后,其学习成绩并没有提高,然而剥夺非REM睡眠却反而可以提高成绩。据此推测,这种记忆需要时间进行强化,而REM睡眠对记忆强化特别有效。有一种关于睡眠-学习的说法:一边愉快地打着瞌睡一边听着录音材料,考试科目就会自动被记住。这听起来是不是像学生们的幻想?遗憾的是,这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幻想。没有任何科学的证据支持睡眠-学习。精心设计的研究显示,那些第二天早晨能回忆起来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在短暂的觉醒阶段听到过的。事实上,睡眠处在一种严重的健忘状态。例如,我们绝大多数的梦似乎永远地被遗忘了。虽然每晚四或五个REM阶段中的各个阶段都会做许多梦,但我们所能回忆起来的只是醒来前的最后一个,而且我们常常无法想起半夜醒来时曾做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