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然地理学
1.10.4.1 一、湿地的特点

一、湿地的特点

目前有关湿地的定义很多,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多水(积水或过湿)、独特的土壤(水成土或半成土)、适水的生物活动三个基本特征。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环境之间的过渡带,兼有两种系统的某些特征,这是狭义的湿地概念。而从广义上理解,在1971年国际湿地公约中,则把湿地定义为“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一些科学家把湿地称为“自然之肾”,原因在于其在水分和化学物质循环中所表现出的功能及在下游作为自然和人为废弃物的接收器的功能上,也可以作为地下水和地面水而具有排洪、蓄洪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湿地在景观中为动植物区系提供了独立的生境。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湿地8.558×106km2,占陆地总面积的6.4%(不包括滨海湿地),其中以热带比例最高,占湿地总面积的30.82%,寒带占29.89%,亚热带占25.06%,亚寒带占11.89%。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水循环和作为栖息地养育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生态功能。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将其与农业、林业并列为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文条件是最为主要的特点之一,使之成为区别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深水生态系统的独特特性。它包括了输入、输出、水深、水流方式、淹水持续期和淹水频率。水的输入来自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室、泛滥河水及潮汐(海岸湿地)。水的输出包括蒸散作用、地表外流、注入地下水以及感潮外流。湿地水周期是其水位的季节变化,保证了水文的稳定性。水文条件决定了湿地的物理、化学性质,水的流入总是给湿地注入营养物质,水的流出又经常带走生物的、非生物物质。这种水的交流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土壤是在淹水或水饱和的条件下形成的无氧条件的土壤,通常称为水成土,它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又一特征。湿地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有氧呼吸生物降解受到条件的制约时,可通过无氧过程来降解有机碳,如厌氧菌通过发酵作用,将相对分子质量高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可溶性有机化合物,提供给其他微生物利用。在土壤水过饱和的情况下,动植物残体不易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如泥炭沼泽土中的有机质含量可高达600~900g/kg。湿地土壤通常具有较高的持水能力,如潜育沼泽持水能力为200%~400%,泥炭沼泽持水能力更强,草本泥炭在400%~800%,藓类泥炭一般都超过1000%。

湿地生态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过渡性。由于湿地生态系统位于水陆交错的界面,具有显著的边际效应(或称边缘效应)。所谓边际效应是指在两类(水、陆)生态系统的过渡带或两种环境的结合部,由于远离系统中心,所经常出现一些特殊适应的生物物种,构成这类地带具有丰富物种的现象。湿地有一般水生生物所不能适应的周期性干旱,湿地也有一般陆地植物所不能忍受的长期淹水。湿地生态系统的边际效应不仅表现在物种多样性上,还表现在生态系统结构上,无论其无机环境还是生物群落都反映出这种过渡性特点。湿地生物群落就是湿地特殊生境选择的结果,其组成和结构复杂多样,生态学特征差异大。许多湿生植物具有适应于半水半陆生境的特征,湿生动物也以两栖类和涉禽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