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然地理学
1.4.2 第二节 动力地貌系统

第二节 动力地貌系统

动力地貌系统划分为内动力地貌子系统和外动力地貌子系统。

内动力地貌概指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促使地壳组成物质发生的变形和变位在地表的外在形体表现,可以分为3个等级:第一级叫做星体地貌,如大陆和大洋;第二级叫做大地构造地貌,如山地、平原、盆地、高原等;第三级叫做地质构造地貌,它们是由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岩石的差别抗蚀力而表现出来的地貌。地球表面大中型地貌的基本格局,均受地质构造的控制,而地貌的分布与形体特征除受各种构造控制外,还与岩性及外力不同程度的作用有关。有的是原始的构造形体直接出露在地表;有的则受到外力强烈的刻蚀,使其原始形体不易辨认;有的是形成已久的地质构造,受外力侵蚀剥蚀后而显现出来。它们的规模有大有小,形态也各异。

外动力地貌概指由太阳辐射能、重力能以及生物活动等所驱动的地球表面的物质运动及其所营造的各种特征性的地形。地球表面外动力作用下的物质运动可分为:空气的运动——风,水体的运动——流水,冰体的运动——冰川,岩块碎屑的运动——岩块体运动和碎屑流动等,进一步可细分为冻融作用下的物质运动,海岸水体运动、地下水的运动和多种外动力混合作用下的物质运动。各类物质运动启动特定地段岩石风化碎屑物质,促使物质进入位移运动,最后又陆续停积,形成各不相同的侵蚀-堆积地貌(类型)系统,分别列为坡地重力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