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4.10 九、名分:“必也正名”

九、名分:“必也正名”

第二,从仪式之“仪”与“分”到社会等级之间的“正名”,到国家、社会和阶层之间秩序的清理。

有一段话是人们很熟悉的,那就是“必也正名乎”。这段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原话很长,下面还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意思是,要根据人的“名”来确定身份的“实”,按照实际的身份等级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这样处理社会关系才符合礼制的规矩,符合礼制的规矩才能够建立刑罚原则,有了刑罚规则,民众才知道如何做人行事,所以一定要从确立“名”开始,通过对于“名”的整理来整理社会秩序。这就叫“上下有序”,比如“王”就是天下共主,就可以祭天地,用九鼎,用八佾,用《韶》乐,乘四马之车,比如“士”,就只能祭祖宗,用俎豆,这样就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了。

这种对于“名”的重视态度,其实与对仪式象征意味的重视态度相关。前面我们说过,巫祝史宗所主持的仪式,其象征意味是极强烈的,那些色彩、方位、次第、服饰、牺牲、乐舞等,其实本来只是一种符号、一种暗示、一种隐喻,并不是事实世界本身,但是,由于人们进入了文明时代以来就一直在这些象征中领略和感受这个世界,所以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象征的意味是极其重要的,儒家相信,这套象征的符号就是事实世界本身,它们整饬有序,就可以暗示和促进事实世界的整饬有序,而它们的崩溃,就意味着世界秩序的崩溃。当人们越来越相信“名”对“实”的限制、规范和整顿作用时,人们就常常希望通过“符号”的再次清理和重新确认来达到对“事实”的清理和确认。比如楚国本来是“子”,尽管称“王”,而且也确实有很大的势力,但史臣仍然称其为“楚子”,以表明一种凭藉“名义”来显示正义和秩序的态度;又比如后世的避讳制度,尽管天子的名讳与平民的名讳一样,都只是一个象征符号,但是人们也不能冒犯,否则似乎真的会损害天子,而人们接受了避讳,就在心里形成了对这一符号的敬畏。显然,由于象征与符号的联想而产生的心理力量被当做实际力量,人们希望通过“正名”来“正实”,换句话说,就是借助对名义的规定来确认或迫使社会确认一种秩序的合理性,所以才有“正名”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