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9.10 九、无心是道:心斋与坐忘

九、无心是道:心斋与坐忘

真正的自由是心中的自由,追求这种心中的自由,庄子觉得需要“无心”。什么是“无心”?就是一切不系挂在心上,这在庄子那里,也叫做“心斋”,好像心灵处在一种平静和淡泊的状态中,没有激动,没有愤怒,没有贪婪,富贵如浮云,于我何所有哉?这种境界,又叫做“坐忘”,庄子觉得这是体验宇宙人生之“道”的唯一途径。

按照庄子的说法,知识有很多,技艺也有不少,但是,这些都只能解决具体的有形的问题,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只能达到“谋生”的水平,只能成为一个“工匠”,为什么?因为他达不到自由和超越的境界,而被那些具体的、枝节的、低下的东西束缚了,鼠目寸光嘛。以前老话讲,井底之蛙,见天就不大,所以他只能懂得“技”,而最高级的“道”,却不是工匠式的知识技艺能领悟的,只能靠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灵虚静的境界才能领悟。这种“道”不是知识可以描述、可以了解的,说得玄一点儿,那是一种心与天的沟通,心要沟通宇宙,必须首先虚静、空明(心斋),只有达到“无心”——“坐忘”——才能悟到“道”。说得具体一点儿,就像传统中国人讲弹琴,你不能GDAE死记指法,要“弹无弦琴”,心忘手,手忘琴,也像人讲下棋,如果只会死背定式,跟着人走,永远不能成为超一流,要有感觉,又比如书画,大书画家岂是死记肩架结构、笔墨浓淡的?就连武侠小说里面讲武功的境界,也得是无招胜有招,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讲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法,就是要忘记具体的招法而领会剑法的意境。所以这些就叫“琴道”、“棋道”、“书道”、“剑道”。一讲“道”,就入了道家的彀中了,庄子就曾讲过很多寓言故事来说明这一点,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他的“老者承蜩”、“庖丁解牛”、“郢匠运斤”等故事,说的都是这个“无心是道”的意思,他让人去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个人的真实存在,后来中国文人、士大夫受他影响,总是期望在人生上有一种潇洒、超脱的境界,他们觉得,这才是宇宙与个人共有的终极意义“道”。

真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