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10.9 八、永生的追求

八、永生的追求

这就是道教追求永生的方法和技术。道教追求幸福的方法和技术,在下面介绍神谱、道教仪式和方法时再说。所谓永恒或永生,实在是一个很古老的又是一直使人焦虑的问题。什么可以永恒?在古人看来,江河湖泊、山川大地、日月星辰,那些永远在那里的东西是永恒的,和它们一比,人就很短暂,所以人生很可悲,古人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所以特别希望长生,特别是在佛教“轮回”的观念还没有生根,“轮回”的事实没有得到确证的情况下,人会觉得,一死就告别了世界,多么悲惨呀!所以想方设法追求永生,道教正好就对准了这一焦虑和烦恼,这是道教能够存在和兴盛的原因之一。在古代中国,儒家关心的是社会和秩序,“未知生,焉知死”,他们觉得人一生可以立德、立言、立名,就已经完成了生命的价值,所以并不关心生死的问题。佛教讲究超越,把人生看成是苦难的,所以要求人对生死不那么看重,在这种哲理和观念层次上,它可以解脱生死。但是只有道教把人生看成是美好的,把人生的乐趣定在享受和欢乐上面,所以它才有这样的外丹和内丹。

在外丹和内丹,尤其是内丹中,我们可以看到,道教除了依靠幻想与神沟通的一面之外,还有依靠体验感受自身的一面,那种“意念”和“气脉”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只能在极静的外部条件和极净的内部条件中才能感悟。在这一点上,道教和道家是一致的,他们也认为“心斋”、“坐忘”状态是最佳的与“道”合一的心理状态,他们也认为“无心”状态是达到和体验“道”的唯一途径。所以在道教里面,道家哲理也一直是正宗的理论,当士大夫进入道教时,常常就把老庄的思想和道教的思想混在一道,他们领受的,是主静的体验和感受一路,和老百姓依靠人神沟通来拯救现世问题的幻想和迷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