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7.9 八、《坛经》的关键词之二:无念无相无住

八、《坛经》的关键词之二:无念无相无住

这就涉及我们所说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无念、无相和无住。由于每个人心里面都有本来清静的佛性,成佛的关键就在自己的心里面,所以,怎么样使自己的心灵达到佛性的境界,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惠能在《坛经》中提出,要“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念而不念”,所谓“念而不念”,就是不执著于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中国古代老庄学说里有一句话叫做“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是把物当做物,但是不把自己的思想束缚在物上面,被外在的“物”牵着跑。佛教经常用这种比喻,就是人的心像一面镜子,天地万物都在镜子里面照出来,但是镜子里面何尝有万物呢?但是,更重要的是它并不拒绝万物,人的心就应当是这样,如果你要拒绝万物,拼命地跟混沌的世界保持距离,你的心就会处在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佛教不希望你处在紧张的状态,而是一种所谓自然的、放松的、适意的状态,所以它告诉你连镜子都忘掉,那才最好。禅宗有两个著名的而且文学性很强的句子:“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或者叫“水无沾月之心,月无分照之意”。就是说大雁飞过湖泊,并没有想到把影子留在湖泊上,湖面映照出大雁的影子,湖面本身也并非有意要留住大雁,完全是一种偶然的遇合;水和月亮两个很清澄皎洁的东西互相映照,但是,水并没有要沾月亮的光,月亮也并非有意要把自己的光分给湖面。按照禅宗的说法,人应该对一切现象世界及现象世界留在心里面的那些念头,采取一种“无念”的状态,就是虽然有“来往”,但是不“执著”,所以,佛教有一句话叫“无执”,佛教认为,人之所以会有痛苦、有烦恼,就在于人有“我执”,就是“有我之心”,最彻底的是连“无念”也不要在你的心里面。“无念”就是不固执、不留恋、不沉湎,随意而自然地在这个境界里面,保持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英语的“自然”(nature)和中国话的“自然”是很不一样的,中国话里面“自然”这两个字应理解为“自然而然”,即是你自己这样的,没有谁逼你;但是你也不要说“我非不进入你这个境界”,你要拒绝一个境界,实际上也就肯定了一个境界,于是你的心就会两分,佛教是要你超越两分世界的。

这是无念。“无相”,同样是“于相而离相”,解释起来是很困难的,也许可以叫做看而不看,听而不听。如果你闭目塞听,你就会很痛苦,因为人毕竟是有种种视听感觉的,真正的禅宗所要求的“无相”的境界,就像风过耳、影过眼一样,使自己不被一种形、色、声所束缚,自由的意义是能够随心所欲,是自我感觉到空间的宽阔无边。我有时候跟人讲两句话:一句是自由并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在意识里面能够感觉到你的精神空间是非常宽阔的;第二句是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而是拒绝干什么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无相”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偏执,讲究的是中道。

同样,“无住”就是在一切现象中不停留自己的意识的脚步,《坛经》里面讲,在一切现象上不要固执、不要留恋、不要停留,如果你有一念停留,那么你所有的“念”就被停留,在这个地方就等于是被这个念头所束缚,所以,它后面讲,“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惠能有一个隔世传人叫做马祖道一,他有一次在山上和另外一个禅师有一段对话。这个禅师说:你要修行,就要解脱束缚。他就反问道:谁给了你束缚?又有人说:要擦干净心里面的脏东西。他说:有谁弄脏你了?他的意思是,一切都是虚幻的,只要你不把它当做是实在的,使自己的意念束缚在它上面,就不会被这个东西束缚住。苏东坡有一次登山,他看见山很高,山顶上有一个寺庙,心里面很悲伤,想,我真是爬不上去了呀,但是同时心里面又想,我今天一定要爬上去,于是就不停地爬。到了半山的时候,他在一个叫做松风亭的地方休息,他转回头想了一句话,这句话很重要,就是“有什么歇不得处”。这意思是:我干吗一定要被爬上去这个念头束缚住,搞得我那么紧张?他后来又有一句话叫“吾心安处是故乡”。人真正的故乡是什么地方呢?凡安心处就是故乡。还有一次他生病时说,“安心是药更无方”,这就基本上把禅和佛教的思想完全地转到了中国老庄的思路上来了。其实,这就是禅宗的基础,老庄和禅宗发展到极致都是这一思路,人应该处在自然的、适意的、随意的状态中,这时人的心灵是放松的,会感觉到一种轻松,佛教认为这是一种永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