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10.8 七、内丹的基本方法

七、内丹的基本方法

回到道教内丹本身的话题来。应该说,道教的内丹功夫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炼内丹的要求概括起来并不复杂。

首先,要求人保持身心两方面的虚空和洁净,这一点又回到道家思想上去了。心要静,心静才能保持元气不动不耗,体要净,体净才能排尽浊气换清气,所以道教要求人排除各种世俗的杂念,不食荤腥五辛甚至少吃五谷食粮,以保持心理上的恬静平和,生理上的洁净无垢。

其次,以意念控制呼吸(腹式呼吸),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存丹田,舌抵上颚(舌反卷以舌底顶住上颚的两个漏气孔——天池穴),丹田在道教看来是最重要的大仓库、“元气”的基地,所以又叫“气海”,每夜子时吸取天地新生之气,二吸一呼,以多吸多存元气。按照道教的说法,要服食五方精气,而且还得想像东南西北中、青赤白黑黄,合着五行的推衍变化。这时,要达到无欲无念状态,同时呼出浊气,这叫“吐故纳新”。在吐纳的同时,还要有一些辅助的活动,像服元和就是吞漱唾液,握固就是手握如拳,叩齿即上下牙互击,有时还要有按摩、梳头、撞天钟(即以手指叩击头两侧)。

img66

图9-5 《任脉之图》

再次,吸入丹田的“气”要在体内缓缓运行全身。道教假设人心头有“火”,用《易》里面的“离”象征,假设人的肾里面有“水”,用《易》里面的“坎”来标志,而“气”引导阴阳水火交互平衡,同时还要把人体内部的浊气渐渐排出去,把吸收的清气即元气一点一点聚集在丹田里,所以要引导气周游全身。《庄子》说:“真人之息以踵。”就是说真人的气要运行到脚后跟,但最重要的是打通任督二脉,就是先将气以意念引导,缓缓下行,通过会阴,沿督脉而上。大家看小说常常会看到这两个词,任脉是胸前大脉,督脉是脊后大脉,打通了任督二脉,即打通了“小周天”,“气”在小周天里运行一周,就好像在宇宙里周流一圈一样,成为“先天元气”,可以存入身中,如果更高一级,则上通“重楼十二环”,达到上丹田(人脑门正中),再缓缓下至中丹田(心门),这样又打通了“大周天”。这时的“元气”就更高更有生命力了。“气”在体内流转,使周身血脉气脉贯通,血脉气脉贯通,人就长生了。道教常常把这种气通行的过程看成是追求成仙的天路历程,所以有不少图画都把这种气在身体中的运行,想像成登昆仑寻仙。像下面两幅《内经图》和《体象阴阳升降图》就是这类想像。

img67

图9-6 《内经图》

最后,人习惯了这种吐纳功夫,始终用丹田呼吸,气脉周流不息,达到浑然不觉状态,人就达到了心定神清、无念无欲、绵绵不绝的状态,这时存在于丹田的元气和精神打成一片,成了道教所谓的“金丹”、“九转还丹”,人就与神仙一样,“其息深深”了。

道教把“内丹”也看作炼丹,而且把“气”的运行和八卦联系在一起,认为,心是火,属“离”(!),性好动,肾是水,属“坎”("),性好静,在“气”的周流中,它们互相在丹田中交融,达到“坎离交济”式的平衡,然后肾水上升到心田,心火下降到肾府,这样,人就阴阳平衡,百病不侵了。

说起道教内丹,也要提醒各位,道教关于内丹的书虽然很多,但是因为内丹不像医书,它不是一种公开的知识,而是一种神秘的技术,它追求的不是健康,而是成仙不死,所以,这些道教内丹之书,常常很难懂。一方面,它总是用神秘的隐语和专门的名词,像用外丹的“铅”、“汞”,用《易经》里面的“坎”、“离”,用传统数术中的“白虎”、“青龙”,用化了名的隐语如“姹女”、“黄花”、“白雪”等;另一方面,可能有很多关键的地方,需要师门的传授,所以道教里面常常有所谓“要诀”,没有师授往往是练不成的,这才能保证这一门知识的垄断和神秘性。

img68

图9-7 《体象阴阳升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