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9.8 七、无待:浑沌凿七窍的故事

七、无待:浑沌凿七窍的故事

庄子似乎不太关心政治上的治理方法,也不太关心人身的养生修炼,但更注意作为“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老子的“道”是抽象,但实际上着眼点很实在,但庄子好像更关心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超越等问题。庄子也强调“道”的本源意义,但他强调“道”是自然与自由。《庄子》第一篇也是最有影响的一篇《逍遥游》里说,大鹏一飞冲天,击水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自北海飞,到南溟息,可是知了(蝉)和小鸠鸟(学鸠)却嘲笑它,觉得它这是何必呢?我们飞来跳去,到树上就歇,落到地下也就落,多好呢,但它们怎么能够理解大鹏自由翱翔于天涯海角的自由自在。但庄子又说,大鹏飞还要凭羊角风,列子飞行也要凭风,都要凭藉外力,而真正的超越境界是绝对的自由:“无待”。人生要达到真正自由,则要“无己”、“无功”、“无名”,因为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要为自己考虑,有了“功德”,就会被功劳所累,有了“名气”,就要被名气束缚,人的自由境界,不仅不能靠“己”、“功”、“名”,而且恰恰要抛开这些,什么都不依赖(待),这样才能得到自由。这种“一无所有”的“无待”状态,对于人的精神状态来说,也就是“道”的境界,因为“道”即是“无”,人在“无”中才能自由自在,试想一旦落入多种“有”中,岂不磕磕绊绊,怎能得自由?

那么,人怎样才能达到“无”呢?庄子的回答是首先应抛开知识和贪欲。

在《庄子·应帝王》里有一个故事,说中央的帝王叫浑沌,本来好好的,可是南海之帝倏、北海之帝忽却为了给他做好事,帮他凿了七窍,结果浑沌反而死了。这就是有名的“浑沌凿七窍”的故事——这个故事实际上是说,人若处在无知无欲、浑然不觉的状态里,就是永恒而自由的,一旦人有了知识和欲望,反而就失去了永恒和自由的精神。

为什么有了知识反而不好呢?《庄子·徐无鬼》里说,舜有知识,能做好事,结果很多人都来投奔他,在邓这个地方集中了十万多家,尧知道了,就让他出来主事,结果搞得他年迈力衰还不得休息,这就是“劳形自役”,换句话说是自讨苦吃,所以“真人”连蚂蚁那点心智都要抛弃,这样就可以像鱼一样自得其乐。《庄子·山木》里又说,有一棵大树,枝叶繁茂,但是不成材,“无所可用”,伐木人看都不看一眼,结果它反而得“终其天年”。这两个故事都是说,“知识”有时反而是一个人的累赘,这就是《庄子·人间世》末句里说的,山木是自招砍伐,膏火是自招煎熬,桂树因可食用而遭伐,漆树因有用而遭割。

为什么有贪欲就不好呢?贪欲是人人都有的,可是庄子认为,有了贪欲,就使人不能保持一种自然的心态,在《庄子·天地》篇里他讲了一个故事,子贡看见一个人种田,打井取水,就问他,有机械在,可以一天灌溉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你为什么不用?种田的人就说:有机械就有机事,有机事就有机心,一有了这种心思,心里就不纯,心里不纯,神性就不定,神性不能安定,就不符合“道”。一席话把子贡说得十分惭愧。同样,有了贪欲,心里就躁动不安,躁动不安,就有可能去争去抢去夺,可能就为此失去了单纯自由的精神,甚至丧失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