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13.6 五、阴阳五行,为什么是阴阳五行?

五、阴阳五行,为什么是阴阳五行?

那么,前面说的这门技术背后的大知识背景是什么呢?就是阴阳五行。

《红楼梦》里面史湘云的丫头翠缕说的一段话,可以说明中国人对于阴阳的知识真是深入人心。她的话大意是,天底下的什么事儿都有阴阳,树叶正面是阳反面是阴,砖头上面是阳底下是阴,连个蠓虫儿也分公母,有阳有阴,而人里面呢,主子是阳,奴才是阴,也分得出阴阳。这大概是“普遍常识”,像现在的中国人,就能凭着感觉,把好多吃的食品分出上火的阳性食品和去火的阴性食品。

阴阳的观念,起源很早,至于早到什么时候,现在说不太清楚,至少在周代就有了。传说周幽王二年,发生大地震,一个叫伯阳父的人就说,周王朝将灭亡了。为什么呢?他说,天地阴阳之气是不能乱的,一乱就要发生问题,地震就是因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现在三川地震,是阴阳失调。果然后来西周就灭亡了。这个阴阳贯穿整个自然,也同样贯穿社会和人。人也有阴阳,这不仅仅是说男和女,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内部,也有阴阳的问题,阴阳要平衡,不平衡人就会死亡。《左传》里面就记载公元前541年,医和讨论晋侯之病时说阴阳是“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中的两气,它上和自然气候变化相关,和四时(春夏秋冬)对应,下同人的生理相关,过了头就会成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特别是,古代中国的“阴阳”概念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寒热晴雨等具体事物和现象之中,而是贯穿了其他感觉上相近的所有的现象和事物,把自然、社会、人的所有东西都按照阴阳分配,这就是所谓的“物生有两”,两两相配,所以《左传》说,一切都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也就是《国语·越语》里面说的“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

至于五行,也一样起源很早。顾颉刚先生说“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在最早记载五行的《尚书·洪范》中,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有五种性质,水是滋润向下,火是炎热向上,木有曲有直,金可以制皮革,土则适于种庄稼,而且它们也各有各的味道,水偏咸,火偏苦,木偏酸,金偏辣,土偏甘。渐渐地,五行就像阴阳一样,开始贯穿各个领域了,比如,它和大地的五方(东南西北中)、色彩中的五色(青赤白黑黄)、天上的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声(宫商角徵羽)等相联系,甚至传说里面,古代还有配合五行的五方神,这就成为了一种宇宙观。大家有兴趣,可以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引子产的话,他就说五行是来自自然的,是符合天地的,所以叫“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

这种阴阳和五行的思想,后来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古代中国人认识一切现象的宇宙观。当然,后来的阴阳五行思想,比起我们说的要复杂多了,它不仅加上了更复杂的“数”,像八方(或者八卦、八风)、九宫、十二辰(或者十二月)、二十八宿等,而且深入到古代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医疗保健、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因为古人想像,宇宙既然是一个彼此相连又和谐的整体,而且把天地人鬼贯通起来的就是气(一)、阴阳(二)、三才(三)、五行(五)、八方(八)等基本要素,宇宙间万事万物就有共同的存在方式,天地人鬼之间也有可能发生神秘的但又是必然的联系和感应。方技、数术基本上就是根据这一思想而产生的。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中医了,当阴阳和人的“气”、五行和人的“五脏”联系起来的时候,它就进入这个宇宙观念里面去了,大家如果看《黄帝内经》就会知道,里面观察、分析、判断和处理人的生命、健康的支配性观念,不就是阴阳五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