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12.6 五、民众宗教信仰的基本观念

五、民众宗教信仰的基本观念

刚才我说过了,在中国民众中间,对于宗教的深奥道理其实并不那么注意,很多民众是从生活实用方面来信仰各种宗教的,只要有用,就相信,要是太抽象太高深了,也没有必要去信仰。信仰是要付出代价的,要花钱,要用很多时间,进香、磕头,甚至花钱做功德、捐物造寺度人。所以,古代中国民众的宗教信仰,并不是一种想像中的、单纯而虔诚的宗教信仰,而是一些很实际的信仰。那么,在民众信仰里面,有没有很清楚的宗教观念呢?有的,用几个最常见的词汇来说,就是“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这三个词汇也许很普通,但是这里面却包含了中国民间对于佛教、道教以及其他宗教信仰的世俗性基础。

第一,在各种佛教、道教的寺观里,都可以听到“诸善奉行,诸恶莫作”,这是中国佛寺、道院都常念的一个话头,这句话里的“善”、“恶”二字,包括了宗教伦理的全部内容,也包括了宗教伦理思想的核心即价值观念。

世界上所有的人也许都会知道不要作恶而要行善的道理,但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在中国的宗教里面,很有趣的是,社会伦理道德原则,基本上是儒家的领地,佛教也好,道教也好,最后都是用儒家的是非善恶标准。特别是元明清以后,佛教与道教的社会伦理基本上全部是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从古代的善书,到现在还十分流行的宗教宣传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善”,常常指的是孝顺忠诚、重视亲情、勤俭自律等,所谓“恶”,常常指的是犯上作乱、鱼肉乡里、荒淫贪婪等。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上是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在个人品质上是以谦让和睦为目标的,在日常生活中是以勤劳节俭为标准的。

img92

图11-7 钟馗像

第二,由什么来判定人的“善”和“恶”并使人的“善”和“恶”得到监督呢?中国民间凡是信仰佛教、道教的人都会提到的,就是“因果报应”,如果说,“善”和“恶”的伦理原则是根据儒家思想来规定的,那么,监督和保证这一伦理原则被大家所遵守,则要靠佛教与道教,这种监督和保证最有力量的,就是“因果报应”的想像。从古到今,佛教、道教都在宣传一个天堂或仙境,把那里说得多好多好,美丽极了,也幸福极了,可是,同时它们又在渲染一个恐怖的世界,就是地狱,那里有阎王、北阴酆都大帝,有很恐怖的刑罚,有刀山剑树,有斧劈锯割。佛教和道教在其最通俗的宣传中一直在传播这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比如佛教,从初入中国时的安世高译《十八泥梨经》、康巨译《问地狱事经》以来,关于善者所去的西方极乐世界和恶人所堕的地狱恐怖世界的故事,就成了世俗生活伦理的象征性意象,《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对于净土的描述,以及《经律异相》卷四十九、卷五十,《法苑珠林》卷七里对地狱的描述,都使得人们不能不对自己的世俗行为有所约束。

这成了后来中国民间的普遍信仰。过去各地的城隍庙里常常有一副对联,说“善恶报施,莫道竟无前世事,利名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就是说,你不怕活着的时候遭到失败,你怕不怕死后那个奖惩很严厉的世界的报应?近代民间流行很广的、关于死后地狱的《全图十殿宝卷》里就有一段说,“天理昭彰有报应,黄(皇)天不负善心人”,“善人投胎阳间去,恶人地狱哭悲伤”,过去,汉族中国民众大都相信,即使人间有不平,阴间也会有公平,这一世不能看到公正的结果,下一世也一定可以看到公正的结果,“善”和“恶”的心理和行为会得到应有的报偿。你看有名的《六月雪》,就是《窦娥冤》最后一出,六月天下了雪,里面有一段就唱,“因何故,六月间,大雪满天,想必是老天爷,感灵来显,观见我,窦娥女,遭此深冤”,人间不公平,但是阴间总有正义,这就是“因果报应”的信仰在戏曲里的寄托。

第三,在大多数民间信仰者那里,佛教和道教都宣传“有求必应”的思想,它对于信仰者是一个许诺,佛教宣扬念佛号、拜菩萨的效应,道教宣传拜神求仙的好处,在民众中,凡是有效验的神庙、寺院,香火会很兴盛,很多人会不远千里去朝拜,这一方面是宗教必须的承诺,一方面也是民众的期望。过去西湖边上有个送子观音院,就有一副对联说,“我具一片婆心,抱个孩儿送汝,你做百般好事,留些阴骘与他”,就是说一报还一报呀。清代小说《歧路灯》第三十八回里面就说有人刻《阴骘文》,读书人惠养民表示反对,说里面宣传异端,是“先图获福,才做阴功”,不是真正信仰,可是,普通民众根本不理那一套,还是相信这些报应,还是相信“有求必应”,所以还是要去求神拜佛。民间信仰者人人会念的“神仙显灵”和“菩萨保佑”一类的口头禅,反映了宗教在中国民间的入世性质和中国民间信仰者的实用心理。

人们出于实用心理信仰宗教,宗教也只能由实用的结果来维持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