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6.5 四、解脱之法:“戒定慧”三学

四、解脱之法:“戒定慧”三学

那么,佛教达到“涅槃”的方法是什么?方法有很多,大致可以归为三大类,也叫“三学”,即戒、定、慧。

“戒”,用世俗的话来讲就是节制,是用外在的纪律、规范,对人的行为、语言、思想采取强制性的约束,例如佛教规定不许妄语就是撒谎吹牛,不许杀生包括所有有生命的东西,不许犯淫乱、不许偷盗,这些都属于佛教的波罗夷(大罪过),如果是佛教徒犯了戒,就要进行处罚。佛教通过这样的方式,是为了诚实、和平,为了不伤害他人和一切生命,也为了自己在这种平和的心情中安顿心灵。佛教的戒律很多,光是讲律的书就有好多种,佛教三藏中,除讲理论的经、解释理论的论之外,就是律了,中国流传的律也很多,来自各个不同的部派,规定也很细。传说中的猪八戒,就是要守八种戒条,《西游记》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里,猪怪对唐僧说“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五荤即五辛,《梵网经》说是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又《天台菩萨戒疏》说是大蒜、革葱、薤、兰葱、兴渠;三厌,指雁、鹜、雉。也许不少人看过电影《少林寺》,影片最后觉远在寺里受戒,那个剃度的老和尚要问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不杀生,尽形寿,如今能持否”,说的就是不许伤害任何生命,包括自己的身体。佛教有多种戒律,像四分律、五分律、摩诃僧祗律等,占了佛经好大一部分。

“定”,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用自己心灵的力量对自己的欲望、感情进行自觉的约束。佛教对此除了追求寂静空灵的心境目标之外,还有种种技术与方法,比如大家都知道“打坐”即“禅定”,说起来,现在大家都说是气存丹田,眼观鼻、鼻观心,凝心入定,其实远比这复杂得多。现在如果有和尚教你,要气聚丹田,眼光散视,但不可闭眼,颈部微微前倾,放松脊梁但又要挺直腰部,双脚交叉叠于大腿两侧,你觉得能做到吗?其实不是很容易的,关键是你是否真的能够心里沉寂、意念专一。另外,相传还有五大禅法:数息、因缘、不净、慈悲、念佛。如果真的入了定,还要经历四种阶段或四种境界:“初禅”时,忘却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尽管此时还能有随意与具体的思维活动,但注意力已始终集中在沉思的目标上了,在这种安详状态下,享受着肉体的舒适和精神的愉悦,这时开始离开欲望、愤怒、不安、烦躁;到“二禅”及“三禅”,人逐渐进入非想非非想境界,只有意念集中在自我感觉的舒适与愉快上;最后到达“四禅”境界,在意识中,意念逐渐弥漫开来,不再有专注处,只有无哀无乐无思无虑的轻松、超脱,“我”已经化为整个世界,空旷的感觉扩大,扩大到无边无际,周围身与外界融合为一片柔和的光明。这就是“禅”,而禅宗就是从这些修行方法中,渐渐衍生和发展出来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一种流派。

“慧”,就是以理性对人生因果关系和宇宙本来面目进行分析、反思,从而达到一种洞察宇宙与人生的智慧,因而在理智上得到解脱。比如从“一切皆空”出发,分析一切皆为幻相,如梦如幻如雷如泡,因而能自觉遵从清明的理智,抛开执著的情欲与迷恋的感情。再比如从“三界唯心”出发,分析事物与现象的本质只不过是感觉的合成,从而抛弃对外在表象的执著,回归纯粹的心灵境界。

以上十二因缘(六欲三毒)、四谛(三世轮回,六道,三业)、三学等,就是佛陀当年在尼连禅河边的毕钵罗树下所觉悟到的佛教真理,他对于宇宙本原、人生状态、解脱途径的思考,就成了后来佛教的基本思想,后来佛教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出发点却还是在这些基本教义中。佛教的书里说,当佛陀觉悟到这些道理时,天龙环绕,大地震动,而且佛陀到了这个时候,才真正达到了佛教自己说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