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9.5 四、模棱三可:“道”的多重涵义

四、模棱三可:“道”的多重涵义

首先,“道”在《老子》那里是一个“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的本源(二十五章),它无形、无名,却是一切有形有名的事物的起源和基础,换句话说,就是宇宙还没有的时候就有了“道”,由“道”生出一切,就像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古人和我们一样,虽然也相信“一生二,二生三”,或者像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讲的那样,但终归要有一个来源,习惯于具体想像的人,没法接受一个“无中生有”的解释,所以一定要想像一个万物万象的总来源,哪怕是一个“无”,或者仿佛“无”的“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是时间的起点,是空间的中心点,时间从“道”开始延伸,空间从“道”开始膨胀,时空由“道”开始走向无限,一切事物从“道”这里产生。

其次,“道”也是万事万物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必然道路。“道”不光指的是本源或起点,它不仅仅躲在起始站目送时空万物离去,按照老子的想法,它还跟着时空、万物一道,在冥冥之中指导着运行,用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来操纵一切,就好像铁路两条轨,火车必须得依照这个“道”走,否则就会翻车出轨。这个“道路”怎么样行走呢?老子说,道就是返,“反者道之动”,“反”是“返回”,“动”是“运动”,老子说,一切事物的生长运作过程,就是“反本复初”,一切事物生了死,死了生,太阳东升西落又东升,昼夜交替,都是“反本复初”。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就是万物必经之路,一切从“道”那里出发,有了形有了名,也有了生死,最终又回到无形无名的“道”的最初状态,归于消亡。这就是“道”。

再次,道有说话和命名的意思。在老子那里,“道”是一切的根源,是“无名无形”的,但从它那里衍生的一切,则都是由它给予名称的,有了名称,就有了事物,就不再是“无”而是“有”了。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有人标点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是说,“道”是一种无名状态,它是“无”,而“无”是“天地”的本源,这个时候,天地还没有形成,也没有形状,也没有名称,所以它是无限。就像一个人,还没有出生之前,他有无限可能性,包含着最丰富的未来可能,但是,一旦生出来有了名称,有了规定性,他就只是一个他,是张三、李四,就不可能是其他。后来禅宗的语录里有一句说“父母未生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那个时候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个“无”,而“有”却是在“无”中孕育命名的。所以,无名状态是根本,是一切的可能,是对于一切的命名者,当天地形成以后,处在有名状态,那就进入了有限的世界,所以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