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5.4 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路在何方?

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路在何方?

古代中国究竟是什么时候和西面的、南面的异族有交往的?现在还说不清楚。一般来说,通过古代文献考察的历史书中,都把张骞通西域算成是中外交通的开端。公元前一百多年(前138年)张骞通西域的故事,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大宛列传》里。后人读《史记》、《汉书》,知道了有一个汉朝使节,奉皇帝之命,曾经九死一生,从长安经阳关、敦煌,到了西汉的西面,他当过俘虏,也当过贵客,到过或经过车师、焉耆、龟兹、疏勒、大月氏、莎车、于阗等地,经过十三年,在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五年后,他又一次出使西域,与他的助手分别到了乌孙、康居、安息、大月氏、大夏,差不多已经抵达今天伊朗东北部,也就是说到了大半个西亚、中亚。

后人把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开创者算在他头上,张骞“凿空”也就成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象征,而从长安出发到中亚、西亚的道路即丝绸之路,也就成了人们心目中最重要的交通道路。这条路延绵几千里,途经现在的新疆、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一直南到印度,西到地中海。后来凡是一提到汉、唐帝国和外部的文化往来,就会想到这条道路。

可是,千年以后,这条路渐渐荒芜了,到处是沙漠、戈壁、雪山,绿洲少了,水源就缺乏,人也渐渐少了。在9—10世纪,经过唐代后期崛起的吐蕃、宋代强大起来的西夏的阻隔,东西交流的这条道路常常断绝,于是汉族中国与西部大多数异族的通道逐渐转移,海上交通越来越发达,渐渐占了主要位置,尽管蒙古大军西征还是走这条路,但是它敌不过越来越畅通的海路,宋元明的贸易主要就是通过海上通道进行。所以宋元以后的“市舶司”之类海外贸易机构都设在沿海的广州、宁波、泉州等地。特别是近代,有了汽车、飞机、轮船以后,人们不再需要艰难地走这条路了,于是近几个世纪,这条路渐渐不为人所知了。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在汉唐的千余年中,大约是公元前2世纪到10世纪这么长的时间里,其实这是一条人来人往的、很热闹的重要通道。当然,那里也是古代中国人认为是非中国的地方,王维有一首诗叫《渭城曲》,又叫《阳关三叠》,里面有四句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说,出了阳关,就是中国之外的地方了。《西游记》里描写唐代玄奘西天取经,第一个要倒换关文就是办签证的,大概就在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