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4.3 二、国家国家:国在家之上

二、国家国家:国在家之上

家是国的基础,家族的秩序和原则放大了,就是国家的秩序和原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所以古代有理想的人,要想做伟大的人,从小先从每天洒水扫地开始,要想治理国家,也要先从治理小家开始,这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儒家有一句有名的话,“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是治心,再修身,然后以身作则治理家庭,治理家庭的能力放大,就是治国的本事。

不过,从历史上看,古代中国价值系统里,“国”的意义和价值超过了“家”,一直到今天,关于“主权”和“人权”的争论,还是没完没了在进行,中国人和西方人看法就是不一样。在古代中国的价值表上,好像是按照大小排序,“国”比“家”重要,“家”比“人”重要。这种看法很顽固,也很深入人心,文雅的说法,如上面所说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通俗的说法,像“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忠孝不能两全”……都是把大家放在小家上面,把集体放在个人上面,这是价值观念。

这一点,西洋人也早就看出来了,为什么?因为它和近代西方以个人为基础的自由价值观念很不一样。对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外来的人就会特别敏感。差不多一百年前,有一个到中国来的英国人麦高温曾经说,中国“把家庭作为起点,是因为在这里体现着一整套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个体必须乐于将个性与意志和家庭或家族结合起来,并作为范例推而广之,运用到社会其他方面”,这当然很好。不过他也认为,因为这样的原因,使得整个中国形成了一个“相互负责”也就是“连坐”,却又没有个人承担“责任”的体制,也造成了国家的专制。为什么?因为皇帝除了向“天”负责之外,可以像“家长”一样为所欲为。他的这篇文章曾经登在上海的《北华捷报》上,后来编辑成书在英国出版,最近又译成中文,叫做《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些洋人的东西,这叫做借“异域之眼”,有时候“当局者迷”,反倒不如“旁观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