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7.3 二、说“空”:空空如也

二、说“空”:空空如也

我这里顺便讲一下什么叫“空”。如果不懂得什么叫“空”的话,恐怕很难理解佛教和禅宗思想。

简单地说,“空”可以分成三层来理解。

第一,现象世界中的一切都没有“自性”。“自性”是佛教的一个非常专门的概念,没有自性不是说它“无”,是说它没有实在的本体,只是因缘和合的幻相。所以《金刚经》里面说,一切“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电”,最后一个是“如如”,就是说“如什么东西”也是假的,也只是“如”,都是虚幻之相,都是由于外面的“缘”和内在的“因”相结合产生的。内在的“因”是你自己“无明”产生的“妄想”,外在的“缘”是使妄想成真的一些条件。这因缘合成的现象世界没有永恒性,都在不断生和灭的过程中。关于这个道理,我想只能用比喻来解释,按照佛教的说法,“空”是不可说的,一说就错。如果我在这里还要勉强地来说,那么,只能用一个很勉强的比喻,即世间的一切就像放映电影,电影是声、光、电的综合,影像要显现出来,它必须有一个银幕,必须有一块布,上面才能演出无数令人感到悲哀、感到欢喜、感到激动的画面。在佛教看来也同样如此,外面的世界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的感觉和知觉组成的,它并没有一个实在的本体,而你的心灵,就好像是那块银幕的布,接受了这些东西以后就产生了一个幻影,如果人一旦真的是全身心投入了,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会跟电影里面的虚幻的情节同悲同喜,付出感情,为古人落泪,为整个故事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然后会耗尽整个生命跟它在里头厮混。

佛教有个非常著名的故事——“盲人摸象”,现在很多人不了解它原来的意思。“盲人摸象”原来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只知道局部不了解整体,而是要人了解没有真实的实在。大象只是由长鼻子、大柱子一样的腿、像鼓一样的肚子、像绳子一样的尾巴合成的,世界也只是由色、声、味、嗅、触加上意合成的,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人所感知的、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摸到的,都是那些局部感觉综合而成的。佛教说“四大皆空”,“四大”就是指地、水、火、风,或者叫土、水、火、风,宇宙就是四大合成,但它又是幻相。有一次,我看到寺庙里的一副对联,很精致,它说:“影外影为三等幻,梦中梦是两重虚。”实际上,按照佛教的观点,很多东西都像是梦里面的梦,由妄想和欲望构造的一个假相,其实,一切现象世界都是没有“自性”的,这是空的第一个要点。

再说关于“空”的第二个要点。因为你看到的好像真实的现象世界,本来是没有自性的幻相,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所以它本身就是“空”,就像电影一样。但是,毕竟它是电影,所以是五彩缤纷的“色”,尽管是本来虚妄的“空”,但是,它却与“色”一样,所以,佛教引申出来的道理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由于幻相,也就是色、声、嗅、味、触、意,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接受的感觉和知觉构成的,“色”就是形状,“声”就是声音,“嗅”就是气味,“味”就是味觉,“触”就是触觉,“意”就是意识的感觉,由于一切都是由这六种感觉和知觉构成的,所以又可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幻相与空相,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按照佛教的说法,一切是没有自性的,唯一存在的,就是这个“没有自性”,而没有自性的存在就是一切,所以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面这十六个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大概很多人都背得很熟,但是,要去深切理解,却不大容易。

最后说第三个要点,“空”的观念落实到人的精神状态,就是说,在佛教中这个“空”还是一种最终的意识状态,是人排除对于现象世界的一切虚妄的认识以后,所产生的一种清静的状态。它不光是外在于人的宇宙本质的存在状态,而且也是内在心灵的本质的最终境界。因为你理解这种宇宙和人生的本质,就可以扫除心中对于现象世界幻相的迷恋和执著。当你排除了你的迷恋和执著以后,你对很多东西就不会产生那种求之不得、忧心如焚的焦虑状态。所以,白居易有一首诗讲:“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它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说,看戏替古人掉泪,听歌替今人担忧,其实一切都是幻觉,你何必为它付出情感呢?如果不付出感情,也不被它迷惑,人的心灵不就很清静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