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13.2 一、风水之源

一、风水之源

风水的理论和方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说不清楚,但肯定很早,它可以分为两个来源:一是“数”,和阴阳数术有关,可能是“堪舆”的一系,汉代有《堪舆金匮》书;一是“形”,和形势地理有关,汉代也有《宫宅地形》等,可能可以叫“形法”。前一种的情况,大家参考北京大学教授李零的《中国方术考》;后一种,有人认为与南北朝时期的风景爱好有关,其实更早,打仗的人懂得“兵形势”、“兵阴阳”,“形势”就是所谓“形法”,东汉大学者班固解释说,“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征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也是很早就有了的。不过,这里说的“形法”还是观看整个大形势,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而不是一个小山头、一个小村庄,不过,随着这门技术渐渐进入民间生活,看大形势的城市设计师变成跑村串乡的风水先生,就不能专看大模样了,也得“深入生活”。到了汉魏以后,可能是中国北方的人口在东晋时代渐渐向南迁徙的缘故,南朝的时候,这类著作确实渐渐多起来了,据说这是因为在山多水多的南方开垦、卜居的需要。

把“形”和“数”合起来,就有了风水的基本内容。“形”是看房屋、墓地的朝向、位置、大小、形状,以及它周边的水脉山势等外在的空间,“数”是根据一套精细的理论,看房屋、墓地与阴阳五行八卦九宫二十八宿等的配置关系。

那么,最早的风水书是什么样的呢?很遗憾,我们说不清楚,因为长期以来渐渐丢失了。现存最早的相宅书,还是考古发掘出来的,也就是睡虎地第十一号秦墓《日书》中的一篇,杜正胜把它命名为《睡虎宅经》,因为其中讨论到内即内室,井、庑即廊房、门、仓、厕,水渎即出水口、池等。不过,从这个文献看,好像理论还不那么复杂,各种配置关系也还没有那么讲究,后来渐渐发展,有了各种各样的人加油添醋,增订删改,就面貌大变,到了敦煌本(p.3865)唐代的《宅经》(今本《黄帝宅经》上卷即本此)、宋代的《重校正地理新书》(有1192年张谦序)、明代万历年间王君荣编《阳宅十书》等,就越来越复杂和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