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4.1 引子:从“家”到“国”,从“礼”到“法”

引子:从“家”到“国”,从“礼”到“法”

也许真的是“旁观者清”。洋人常常把中国说成是个“儒教国家”,如果我们不在“宗教”这个词儿上和他们较真,可能他们说的也有一点儿道理,因为维护和支撑古代中国文化两千多年一直延续的最重要支柱就是儒家学说。

儒学当然很了不起,不仅古代读书人都读儒家经典,现代研究中国的学者也最重视儒家,就算是有的人从心底里喜欢佛教、道教,但是一回到国家、社会和家庭这个现实问题上来,还是要抬出儒家学说。比如说,现在有人觉得在这个“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时代,必须再度复兴儒家,才能应付这个越来越“一球(儿)样”的世界。又比如说,一个包括各个宗教共同讨论的“全球宗教伦理宣言”也说,尽管各个宗教有很多冲突与差异,但是,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大家共同可以接受的伦理底线。

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咱也不好说。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的很多著作都讨论儒家,关于儒家的书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不过,现在的著作讲得太深太玄,说得好听些,是学术气、学院气太重、太深奥,说得不好听一点儿,就是浓墨重彩、加油添醋,越说越邪乎。其实,儒家的道理基础,就在“家”和“礼”上面,前面一回我们谈到了古代中国的家庭、家族和仪式活动,这次就要谈谈从“家”到“国”,从“礼”到“法”。有国有法,国法国法,从“礼”到了“法”,儒家思想才成了帝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了。

所以,这里就谈谈古代中国的国家和关于国家的学说,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儒学,以及它的起源、思想以及它的意识形态化和制度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