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
1.5.3.5 冲刀法和切刀法

冲刀法和切刀法

自清代乾嘉时期金石学再次兴盛以来,书从印出,印从书出,书印同法,使笔如刀,这些观念在金石书法篆刻家中越来越成为普遍共识。刻刀就是篆刻家手里的“铁笔”,以“铁笔”作书,当然得讲究笔法,即所谓“刀法”。

治印的刀法,前人论述颇多。明代甘旸在《印章集说》中说:“刀法者,运刀之法,宜心手相应,自各得其妙。”书法笔法,也讲究得心应手,但这种语焉不详之语仍显笼统。清代许容在《说篆》中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用刀十三法”之说,即所谓:正刀正入法,单入正刀法,双入正刀法,冲刀法,涩刀法,迟刀法,留刀法,复刀法,轻刀法,埋刀法,切刀法,舞刀法,平刀法。这是叙述刀法最多最详细的书,但是,作者煞费苦心地为刀法分门别类,不但不能帮助初学者迅速开窍和有所领悟,反而使他们对名目繁多、玄之又玄的刀法束手无策,只好望而却步。

刻印刀法如同书法笔法,虽然微妙的变化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却并不复杂。所谓刀法,最基本的,无非不过冲刀法和切刀法两种,名目繁多的刀法皆由此二法生发而来。

所谓冲刀法,就是执刀直冲。治印者用手执印刀从右向左(多为五指执刀法)或从上向下(多为拳式执刀法)运刀,可以表现出线条的力度感和顺畅感。这种刀法,源自古代传统的凿印方法,但是到了明清之际,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擅长此种治印刀法的篆刻家很多,比如明代的汪关、清代皖派的代表人物邓石如,以及后来追随他的吴让之、赵之谦,还有晚清的黄士陵、现当代的齐白石等。

汪关是善用冲刀的大家,且往往着眼于金石剥蚀的味道。他创造了一种工整和平的印风,再现了汉印的真面目。其印作线条光润朴茂,既富丽堂皇,又不失恬静儒雅的书卷气。邓石如印作刚健而又婀娜,自成一家而崛起于印坛。吴让之则取法邓氏,运刀更迅疾圆转,刻出了篆书那种舒卷流畅、飘逸清秀的意态。赵之谦印作飘逸清新、秀媚洒脱,刀法、字法、章法尤为丰富。黄士陵更是运用了印外求印、印从书出的创作方法。他很多印作的边款中,都说明了篆法取自何处,在金石文字中可以找到他印中篆法的取法原型。不过,他用篆的原则更多的是艺术的立场,而不纯粹是古文字立场。齐白石则是受《天发神谶碑》启发,刀法为之一变,纵横平直,一任自然,将冲刀法推入一种新境界。

所谓切刀法,基本原则就是断而再起,笔断意连,也就是所谓的碎刀法。它的执刀样式以及运刀方向与冲刀法相类,只不过,它的细碎运刀和积点成线,更增加了印文笔调的含蓄滞涩和温润醇厚。这种方法,最初源自古代玉印的切玉法,后来受到印人们的推崇和仿效。明代的朱简、清代浙派的创始人丁敬,以及黄易、奚冈等“西泠八家”,将切法的艺术成就推向了高峰。

img46

齐白石则是受《天发神谶碑》启发,刀法为之一变

朱简首创切刀法刻印,他把一个笔画分数次运刀来完成,线条自然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有起伏轻重、转折顿挫,线条方折有劲,印作犀利劲峭。浙派领袖丁敬从朱简的碎刀受到启发,更加碎刀短切,锋颖毕露,线条起伏波磔,清代汪启淑《续印人传》说他“留意铁书,古拗峭折,直追秦汉”。黄易治印,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作品娴雅遒劲,工稳生动。丁敬见了他的作品,赞叹不已,说将来能继承他而起的,一定是黄小松。

需要说明的是,篆刻家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只用冲刀法或者只用切刀法,而是经常兼取冲刀和切刀两种刻法的长处,为我所需。冲切相间,带切带削,印面更能出现一种既遒劲有力又浑穆华滋的艺术效果。冲切结合,将原本单冲单切的用刀变得更加丰富了,最典型的,就是前面说过的吴昌硕。

以“铁笔”作书,最直接的,莫过于刻制印章的边款了(即印章侧面、四周、顶端的文字)。当边款由唐代的官印制作年代的实用性记录,发展为篆刻家创作的解释说明文字时,刻边款文字的风气就兴盛起来了。印的边款,就像书法的署款、画的题款一样。印章的边款更可以见出作者书法、刀法、章法的技巧,以及刻印功力之外的综合学问修养。艺术家诗书画印融合的素养,有时就在这小小的印章边款中泄露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