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
1.6.6.5 草书:蛇形线与蛇行线

草书:蛇形线与蛇行线

书法中的龙蛇形象是通过线条来实现的。这种线条被赋予了龙蛇的生命特征,可以称为蛇形线或蛇行线。为了对书法中的曲线美,和西方美学中的线条意识,有一个初步认识,下面我们以真草隶篆四种字体的线条特征,和西方美学(以英国美学家威廉·荷迦兹《美的分析》为例)中对线条美的论述,作一简要比较。

篆书:无论大篆小篆,作为象形文字,都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结果,“诘诎”就是弯曲、曲折,用曲线和直线的巧妙配合,完成了形式美的表现。例如,《毛公鼎》、《峄山刻石》、李阳冰、吴让之篆书等。威廉·荷迦兹则说:“曲线,由于互相之间在弯曲程度和长度上都可不同,因此具有装饰性。”“直线和曲线结合形成复杂的线条,比单纯的曲线更多样,因此也更有装饰性。”

隶书:虽然是“省篆之环曲,以为易直”,但在隶书书写中,实际发展出另一种曲线的美,即“波画”。隶书讲究点画波撇之趣,有了波磔,书法的线条就有了肥瘦的变化,从而,用笔有了提按,收笔有了藏露,这样,曲线美的变化,也就更复杂了。例如,汉代简牍和碑刻隶书中“波画”的飘逸和生动。威廉·荷迦兹则说:“波状线,作为一种美的线条,变化更多,它由两种相对照的线条组成,因此更美,更吸引人。甚至手在用钢笔或铅笔在纸上画这种线条时,其动作就是生动的。”

楷书:张怀瓘评褚遂良:“真书甚得其媚趣,若瑶台青璅,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胜乎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其《大字阴符经》中线条善于化直为曲,迎风弄态,屈曲多姿,从隶书中借鉴笔意,有一种灵活和流动。赵孟"《胆巴碑》一波三折,柔和优美的曲线。威廉·荷迦兹则说:“巧妙组合的艺术,就是巧妙运用多样化的艺术。”“眼睛由于其各部分的总体的奇妙多样而得到一连串的享受。”“你会看到它的形状逐渐变化,不知不觉地从一种弯曲转变到另一种弯曲,而且我们的眼睛顺着它轮廓多种多样的弯曲看时很轻松。”

img89

蛇行线灵活生动,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绕,能使眼睛得到满足

草书: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窦蒙《〈述书赋〉语例字格》:“草电掣雷奔,龙蛇出没。”《草书韵会·序》:“矫若游龙,疾若惊蛇……千态万状,不可端倪。”《草诀歌》:“草书最为难,龙蛇竞笔端。”……威廉·荷迦兹则说:“蛇行线赋予美以最大的魅力。”“蛇行线灵活生动,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绕,能使眼睛得到满足,引导眼睛追逐其无限的多样性。”“由于角的弯曲,直线变成了美的波状线;如果再旋转起来,波状线就变成了蛇行线。旋转的蛇行线,从视野中逐渐向后面的中心消失,这不仅使想象得以自由,使眼睛看着舒服,而且暗示着其中包括的空间容量。”“如果在可能想象得出来的大量多种多样的波状线中,只有一种线条真正称得上是美的线条,那么,也只有一种准确的蛇行线,我把它叫做富有吸引力的线条。”(注意:波状线是“美的线条”,蛇行线是“富有吸引力的线条”。)比如,王铎纵横恣肆的大幅行草书的笔迹,与其说是“蛇形线”,不如说是“蛇行线”,因为前者是静的,后者是动的。人们在欣赏草书的蛇行线时,不仅是获得了视觉追逐的快乐和想象的自由,更“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黑格尔语),让人感受到一种生生不息的、不绝的生命活力。

我以为,在西方美学中,虽然也谈到美的波状线、富有吸引力的蛇行线,也强调线条“动”的特征所赋予的线条的魅力。但是,在西方美学中,没有“气”的宇宙论基础,没有以表达天地宇宙生生之气作为根本追求的艺术情怀。他们所追逐的曲线的动态美,是形式的美,而不是生命的艺术。他们喜欢谈论:是直线还是曲线,弯曲的程度和长度,是否具有装饰性,如何通过直线和曲线的形式组合构成有装饰意味的图案,等等。他们也关注自然,但只是以自然中蚌壳和花卉等优美的形式作为范本,从山羊角上充分借鉴优美的形式,所有这些,都是要从形体上说明美的意义。

中国书法和西方美学的线条观,在表现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是,究其极地,背后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宇宙论和哲学基础:中国人是气的宇宙,生命的宇宙;西方是数理的宇宙,形式的宇宙。中国的艺术家关心的是,人的精神是如何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出他们与世界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人看来,最宝贵、最持久的艺术品,并不是某些获得最纯洁的形式感的东西,而是最充分体现出他与身外的自然万物同化的境界,他们要把自己最秘密、最深刻的经验具象化。在中国书法中,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不单单是被称为知识的东西、感官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感情的东西,而是自由而无所顾忌地流溢到整个宇宙中去的一种精神。唯此,才能真正看出中西艺术精神的不同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