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
1.6.2.2 帖:逸笔余兴,淋漓挥洒

帖:逸笔余兴,淋漓挥洒

“帖”,《说文解字》解释为“帛书署也”,原来是指在文书卷子上用作标签的帛书文字,所以,“帖”字从“巾”。后来,“帖”又由题签帛书文字这一含义引申为小件篇幅的书迹,通常也是书写在帛、素、绢、纸等载体上。魏晋以后直到唐代,帖又被用来泛指士大夫所收藏的名家墨迹,或称为法帖、法书,这些作品大多篇幅不大,这一点,还是保留了帖早期为小件篇幅书迹的含义的。

碑的镌刻具有严肃性,帖的书写具有随意性。欧阳询曾在《集古录》卷四《晋王献之法帖》中说:“予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人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愈无穷尽,故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人也。”他又在卷八《唐僧怀素法帖》中说道:“予尝谓法帖者,乃魏晋时人施于家人朋友,其逸笔余兴,初非用意,而自然可喜。”

这种说法,是符合早期“法帖”的真实面貌的。帖,就是家人朋友间书写的书信手札便条。这些关于生活琐事的随意性的便条,只是信手提笔涂抹几句,完全不是为了让人悬挂和珍藏。这些在当时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在后人看来,用如此美轮美奂的字写这些生活便条,实在是太奢侈了。不过,正是这种即兴性和随意性,触摸到了艺术自由的本质,以至于后来人看到这些墨迹,可以不再过问其文字内容,仅仅浏览一下这些风骨翩然的字体,就会忍不住眼睛一亮,甚至叹为观止的。

这些在后世看来美妙绝伦的法帖真迹都只有一份,要想复制这些法帖真迹,办法只有钩摹(唐代称为响搨),比如著名的神龙本《兰亭序》就是唐代冯承素所钩摹而成,堪称下真迹一等。不过,钩摹一次,只能得到一件副本,费时费力,而要想批量复制,只能借助于刻碑、拓碑的方法。丛帖的刊刻,据说始于南唐,不过只有文献记载,惜无真本流传于世。

现存最早的一部官刻法书丛帖,是北宋淳化年间刻的《淳化阁帖》,被称为“帖祖”。当时,宋太宗命翰林侍书王著甄选内府所藏历代帝王名臣以及二王法帖墨迹,摹勒于枣木板上,并在拓印后分赐群臣,供学习赏玩之用。这时,“帖”的含义遂由法书墨迹转变为刻帖拓片了,以至于后来从石刻摩崖上传拓下来并装裱成册的拓本文字,也被称为“帖”。这些碑刻文字、刻帖文字和原先的墨迹文字一起,都成为了书法学习者的“字帖”。晚清以来,随着珂罗版和摄影技术的传入,影印的碑帖拓本得以普及,于是,“帖”的含义进一步扩大,凡是有关法书墨迹、碑帖拓片的照片和影印制品统统被称为“帖”了。

从书法史发展来看,两晋时期以二王为代表的行草书的流行,促成了中国书法史上帖学的第一个高峰。东晋二王流绪经南朝流传承继,直接沾溉于唐代诸家,有唐一代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几乎无一不受到二王一脉的影响。到了宋代,由于《淳化阁帖》的示范作用,一大批刻帖在官方和民间铺将开来,著名的有《大观帖》、《汝帖》、《宝晋斋帖》、《绛帖》、《潭帖》、《博古堂帖》、《群玉堂帖》等。明代同样继承了宋代重帖轻碑的风气,刻帖风气更炽,官方刻的有《东书堂集古法帖》、《宝贤堂集古法帖》、翻刻《淳化阁帖》的“肃府本”等,民间刻的有《真赏斋帖》、《停云馆帖》、《澄清堂帖》、《戏鸿堂法帖》等。总体上,明代私刻胜于官刻。清代刻帖更由于帝王倡导、官僚富商积极参与,刻帖内容空前拓展,刻帖风气更是盛极一时,传世的多达300多种,最著名的就是乾隆年间刻的《三希堂法帖》。

img73

《淳化阁帖》第六《王羲之书敬豫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