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
1.4.8.1 特健药:疗心之疾,矜燥俱平

特健药:疗心之疾,矜燥俱平

中国文化重视生命,其中包括重视生命的颐养。这种生命的颐养,不仅仅包括生理的,更重要的是心理的、精神的、性情的。

其实,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养生术,比如印度的瑜伽修持、日本的沐浴法,等等。在中国的养生法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道教的炼丹求仙,但这些主要是指身体上的修炼。古人把书画也当作“烟霞供养”,则是一种艺术化的颐养方式,其中特别重视生理和精神的协调作用,以气为主导来运行生命。

中医里讲,人体的疾病和衰老主要是虚症所致,也就是说气不足了,一切病邪都可乘虚而入。就像一幅书画,如果都用柔弱的、黯淡的笔墨去表现,那么这幅作品就会给人颓丧之感,缺乏生命力。书法的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养气的过程:书法创作就是气的喷发和流泻,书法作品就是气的外化和凝聚,书法欣赏就是气的摩荡与交感。这里的气,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书法就是养气之后“发于无意”的流泻。

陆游在看到“梅妻鹤子”林逋的书法作品时说:“君复书法又自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精神的作用影响到了生理,这是书法所具有的奇特功效,所以,书法被人称为“特健药”。唐人武平一说:“徒闻二王之迹,强学宝重,乃呼薛稷、郑愔及平一,评其善恶,诸人随事答。为上者,登时去牙轴紫褾,易以漆轴黄麻纸。褾题云‘特健药’。”清代学者毛庆臻也说:

古人作书无论行、楷、草、隶,钩、磔、波、撇,皆有性情,书卷行乎其间,绝无俗态、忸怩诸弊。故能章法浑成,神明贯注,令观者兴会飚举,精力陡健,不待搦管而思结构之密,昔贤所以有“特健药”之喻也。

为什么书法能被称为“特健药”呢?中医认为,虽然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即六淫、七情、饮食劳伤。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所伤所引起的疾病,即“情致致病”说。《素问》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说明不同情致的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所以导致的症状亦各异。《素问》中又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精神情致的作用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如此之大,古人说:“医者,意也。”此之谓也。可见情致调节之作用,所以说“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

那如何调节心理情致的作用呢?《素问》云:“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彭祖摄生养性论》中说:“不欲甚劳,不欲甚逸。”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有节奏地张弛交替,才使生命得以最大限度地绵延。清代名医尤乘曾说:“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而逐末也。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安可得乎?……药之所治虽有一半,其一半则全不系药力,唯要在心药也……以心药治七情内起之病,此谓疗心。”书法所以被称为“特健药”,就是因为具有所谓心药疗心的作用,能抚平和祛除七情内起之病患,可以对整个人格进行治疗。

img29

静坐作小楷百十字,便觉矜燥俱平,灵心焕发(唐钟绍京小楷《灵飞经》)

项穆说:“未书之前,定志以帅其气,将书之际,养气以充其志,勿忘勿助,由勉入安,斯于书也,无间然矣。”作书之前先养气,以养气为作书的条件。周星莲则说作书的过程能养气,而作书的结果就是养了气,他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静心作楷,矜躁俱平,书法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调养身心的过程。明代李渔曾说到几种特殊的“药”:“本性酷好之物可以当药”,“其人急需之物可以当药”,“一生未见之物可以当药”,“素常乐为之事可以当药”,这里说的“药”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特健药”。

心理的活动也离不开生理的支持力量。所以,书法创作特别强调调身、调息、入静的功夫。有些书法家在创作之前还要沐手、沐浴净身,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也就是说,要清和其心,调畅其气,吐纳文艺,务在节宣,勿使壅滞。很多人根据养生的需要,指出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必须保持从容不迫的精神状态,通过修养心神,促使文思畅通。要顺着人的心意而任其自然,思路就会融洽,感情也就舒畅,而钻研磨砺过分,精神就会疲惫,气力也会衰竭,所谓“率志以方竭情,劳逸差于万里”。

总之,书画可以养生,是中国人的共识。书法是纸上的太极,墨中的气功。书写时精神集中,排除杂念,心正气和,呼吸自然,全身精力经臂、肘、腕、指,到达毫端,疏通经络,调节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