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
1.4.7.1 无色之大色

无色之大色

在中国的艺术中,有着迥异于西方艺术的色彩观念:无色的世界,被视为世界的本色。中国艺术家认为,一切绚烂之色都是暂时的、虚假的,而人们对于色彩的无止境的追求,也是没有意义的。外在色彩绚烂的美,都是相对的,并不能恒久。艺术要究宇宙之奥,泄造化之机,就必然要超越相对,超越暂时,去追求那种绝对的大美。只有这样,艺术家才能超越有限,超越暂时,进入无限,遁入永恒。所以,无色的世界,才是本源的世界,无色之色才是天地本色。

很多人以为,中国艺术中这种色空的思想,主要是来源于佛学和禅宗的沾溉。事实上,这是有失偏颇的。在中国的哲学传统中,早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色空的思想。至少在先秦时代,人们对于在“空中见色”就有着深刻的自觉。当时,已经进入了所谓色彩绚烂的时代,但是,哲学家们对于当时人们迷恋色彩绚烂的形式之风,进行了冷静地反省。孔子就发出了“恶紫之夺朱也”的感喟。但是,对于色彩的泛滥,进行更加严厉批评的,主要还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

img23

无色之色,乃是天地本色

老子对色彩的世界对人心的破坏作用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纷乱的颜色看得人眼花缭乱,迷狂的音调听得人震耳欲聋,过度的饮食使人食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有的宝物带在身上对人行路有害。其中,盲为目疾,聋为耳疾,狂为心疾。老子认为,这些纷乱的东西,怂恿着一种巧伪多欲、纵情声色之娱。所以,他进一步提出要“为腹不为目”。“目”,代表纷乱多欲的生活、追求外在贪欲的生活,是指外在的自我;“腹”,代表简单清静的生活、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是指内在的自我。一个人越是卷在外在的漩涡里,就越是流连忘返,从而使得自己身心疏离,心灵日益空虚。

老子提醒人们,要摈弃外在物欲生活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和本然的天真,即所谓“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素”,是指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指没有雕琢的木。庄子也追求朴和素。《庄子·天道篇》主要就是阐述自然之义,自然规律运行不辍,所以,圣人要师法自然的规律,以明静之心观照万物。该篇中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就是强调一种朴素的美。庄子也批评智巧骄泰,赞赏无心以任自然。《庄子·刻意篇》中云:“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庄子所向往的美,就是一种朴素的美,淡然的美。这种纯素的观念,是恬淡的、寂寞的人生里流出的美。

后来,传入中国的佛学更是宣扬一种色空的思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将色即是空和五蕴皆空的观念表达得十分充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里是由色空开始,推想到受想行识皆空,一切皆空,而且只有做到空,才能心无挂碍,才能达到涅槃境界,强调了色空观在佛学中的意义。《金刚经》里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学认为,物质世界各种色相全是空幻而不真实的,所以不应该迷恋任何色相。这种色空观,看似否定一切,实际也肯定了一切,色空之“空”,同时也是包罗万象、蕴含无限可能性的“实”。

禅宗在佛学色空思想的影响下,继承了先秦老庄素淡、朴素的哲学,进一步高扬一种无色的哲学,认为:“不捂你眼,你看什么,不堵你耳,你听什么。”也就是说,以色追色,并不能真正带来生命的绚烂;而无色之色,才是根本之色;无色之色,包含着天地间最大的美。

所以,中国艺术中无色之色的思想,从根本上是来自于道禅哲学的沾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