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第三节 寺庙与佛塔

第三节 寺庙与佛塔

一、寺庙

寺本来是古代的官府名称,佛教传入中国后,寺这一名称便成为佛教建筑的专门用语。庙则指的是祭祀祖宗、山川神灵的专门殿宇。寺庙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僧侣生活的地方。它既是封闭的,又是对外开放的。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我国迅速传播,礼拜佛教成为时代的风尚。贵族士绅舍宅为寺,贫寒百姓舍身求法,甚至于皇帝也成为佛教弟子。在这样一个对佛教迷狂的时代,寺庙建筑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异乎寻常的发展。据史书记载: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有佛寺500多处,北魏都城有佛寺1367所,正光时期(520~524)北魏的佛寺达30000多所。

中国的佛教建筑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鲜明特征。其一,凡是寺庙其建筑布局都依中轴线而展开。其二,寺庙都以院落组合方式出现。寺庙的规模不在于殿堂和院落的大小,而在于有多少院落,院落越多,寺庙的规模越大。其三,所有的寺庙建筑都可以拆成最小的基本单元“间”,而且和院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寺庙的地理位置和空间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寺庙风格:一种是城市中的寺庙,由于没有开阔的空间和自然山水,寺庙往往类似宫殿民居形态;另一种寺庙则处在自然山水间,寺庙有重重院落,往往形成寺院园林。

山西五台南禅寺正殿(图91),是留存至今较为完整的唐代佛寺建筑。建于唐建中三年(782),是一座规模较小的山区佛殿。单檐歇山顶,屋脊上的鸱尾苍劲有力,徐徐向上的起翘加上深远的檐部,既雄浑又展翼双飞。周身有柱12根,斗拱壮实,殿内无柱。整个殿堂方正而不呆滞,刚健而又大度,体现出唐代庄重雄浑的气派。

鉴赏:左右对称,庄重而不呆板。

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图92),公元857年修建,佛光寺是当时五台山十大寺之一,正殿面宽7间(44米),进深4间(26米),全高14米。从建筑外部来看,由柱基底部至屋檐和由屋檐至屋脊鸱尾的垂直距离相等。台基的高度较低。斗拱直接放置在柱头上,斗拱的整个高度相当于柱子高度的一半。“屋顶的正脊长3间,鸱尾恰好位于左右第二缝梁架上,使梁架直接负载鸱尾的重量;同时在外观构图上,也使正脊、屋顶、鸱尾和殿身各间构成和谐的比例。这些,再加上屋檐和缓的起翘以及造型遒劲的鸱尾,使整个立面呈现出庄重稳定的形象。”佛光寺大殿虽不能与都城长安的名寺相比,但佛光寺大殿在设计上采用模数的方法,建筑构件按照一定规格标准化,结构构件在突出功能要求的情况下作艺术造型处理,这足以证明佛寺建筑在唐代已经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佛光寺大殿把建筑结构与艺术表现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同时,在单一的矩形平面里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

img91

图91 山西五台南禅寺正殿

img92

图92 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

鉴赏:比例适度,构件标准化,斗拱造型独特。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图93),保国寺在宁波市灵山山腰。寺内大殿建于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清康熙二年(1684)大殿扩建,殿面阔5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檐部起翘明显大于唐代建筑的檐部,使整个屋顶显得精巧飘逸,殿内有用斗拱构架的藻井3个。在江南地区这是一座风格豪放、俊美的佛寺大殿。

鉴赏:造型活泼,风格豪放。

img93

图93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

img94

图94 河北承德普宁寺局部

河北承德普宁寺全景(图94),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是一座汉藏混合式布局的藏传佛教寺院。整个寺院分前后两大部分。前部是汉族惯用的中轴线布局,纵向安排有山门、御碑亭、天王殿及大雄宝殿,左右设有钟鼓楼及配殿。后部修有一组藏式建筑,按照佛教关于宇宙世界的说法而布局。在后半部中心建有一座三层楼高的大乘阁,整个屋顶做成五个方形攒尖顶,一大四小,造型稳重大方,象征须弥山。大乘阁两边布置日光、月光二殿。围绕大乘阁四方各有一座两层殿堂象征四大部洲,每大部洲两侧各有白色平台建筑,象征八小部洲。整个布局与佛教观念发生紧密联系。普宁寺建筑是汉藏建筑融合自如的范例,木构架、琉璃瓦屋顶以及门窗的样式都是汉族的传统形式,西藏的平顶碉房形式、喇嘛塔、藏窗、红白色的外墙,整个建筑群落都会看到这种互相借用而融为一体的汉藏风格。

鉴赏:结构突出了汉式的稳重大方,装饰强调了藏式的民族风格。

二、佛塔

塔这种建筑形式是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国的。我们从佛教的经典中知道,塔原是为保存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而专门修建的一种建筑。“舍利”为梵文的音译,原文的含义为尸体和尸骨。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随即结成了许多晶莹透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子。由此看来,舍利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神圣之物,特别是被称作释迦牟尼的舍利,更是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圣物。有了舍利,犹如佛即在此一般。为了供奉舍利,就得有与之相应的建筑物,于是,塔便随着舍利应运而生。印度塔的形态是一个半圆形坟丘,下有基座,顶上竖一根“刹”而有别于其他佛塔。刹的形状一般是一根长杆串起许多圆盘,重重叠叠,装饰感极强,形象奇特,很容易识别。当印度的塔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被中国的建筑同化了。汉代那高大的木构“观”楼就成为塔的中间部分,惟有原来的“窣堵波”则被缩小放置在塔顶上。印度的塔在中国的楼顶上被叫做“刹”,高耸入云的塔楼不仅供奉着佛像,游人还可以登楼远眺。中国的塔已经完全世俗化了。

中国古代建筑构图规模严谨,铺陈舒展,以横向线条展开层叠的序列节奏,形成变幻多端的空间艺术。但其中,却有突兀而出的竖向建筑直插上空,势如涌出,孤高耸天,打破了平缓的格局,成为几乎每一座城镇或风景胜地的重要标志,这就是塔。大概除了住宅以外,在中国建筑中数量最大,形式最多的,也就是塔了。塔的形态多种多样,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类型。

1.楼阁式塔

楼阁式塔历史最为悠久,体形高大,因为这种形式的塔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故取名楼阁式。从材料上分类有两种,一种为木结构,另一种为砖石结构。它们的特征表现为:塔身是一座多层的楼阁,塔的一层高度相当于楼阁的一层高度。如果是砖石结构,每层塔身的门、窗、柱子、额枋、斗拱均仿照木结构形式。

img95

图95 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

img96

图96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图95),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塔的平面呈八角形,外观5层,塔内1~4层,每层又有暗层,实际上是9层。总高约67米,而刹高达10米,塔的底层直径37米,为古塔直径最大的一个。木塔利用斗拱的变化调整每一层的比例以及各层柱子都向中心略有倾斜,形成塔身下大上小向上伸展的雄壮形象。每一层的塔外都有凌空挑出的平座与走廊,游人可以走出塔外,绕塔周游,环顾四周景象,恒岳、桑干尽收眼底。近千年来,木塔经受多次强烈地震的考验,仍屹然不动,充分证明木塔在结构技术上的高度成就。

鉴赏:造型独特,平面为八角形,塔外有平座与走廊。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图96),建于唐永徽三年(652),是一座砖石结构的方形楼阁式塔。塔高64米,底边长25米,整体造型成角锥状。塔身用砖仿木构的枋和斗拱之形,造型简洁,比例适度。每层四面均有砖券拱门位居中间。站在狭小的门内远眺长安,眼界顿觉开阔。此塔是玄奘法师为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典籍而建的,初为5层,后改为10层,现今为7层。该塔以一种朴实的形象名闻天下。

鉴赏:造型方正,比例适度,拱门实用并有装饰性。

2.密檐式塔

密檐式塔表现为外檐层数要比楼阁式多,塔檐紧密相连,各层之间的距离很短,几乎看不出楼层。第一层塔身高度很大。大部分密檐塔是不能登临眺览的,即使设有楼梯,能够上楼也不作眺览之用。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图97),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佛塔。高约40米,平面呈12边形,15层塔檐层层向上收缩,层与层之间的距离逐层收紧,一直聚汇到塔顶。塔顶上的塔刹重复着塔身的节奏,两者相比展现出层层叠叠的律动之美。这座古塔的塔檐并没有过多地去仿照木构阁楼,层层依次向外伸出的砖檐,细腻而不做作,恰如其分地运用了砖的语言。横向的层层相叠与纵向的逐层收紧把音乐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梁思成和林徽因所说的那样:“只凭它15层的叠涩檐和柔和的抛物线所形成的秀丽挺拔的轮廓,已足使它成为最伟大的艺术品。”

鉴赏:造型紧凑,整体感强,有韵律节奏美。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图98),这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除第一层塔身较高外,各层密檐层层叠累,精细而富有韵味。外部轮廓具有明显的收缩,形成舒朗的曲线状。尺度适宜,没有过多的装饰,大方而又俊秀。

img97

图97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鉴赏:整体有节奏感,造型简洁大方,古朴自然。

3.其他各种类型的古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图99),这是一座喇嘛型的佛塔,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全部砖构实心。塔由折角方形、圆形、圆台形、圆锥形组合而成,具有很强的雕塑感。塔的下部夯实而稳重,塔的上部置巨大的铜制华盖,华盖四周悬佛像、佛字,状若流苏,华盖之上是刹顶,加强了上部力求轻巧的感觉。通身白色,把异域的佛国风采带到世俗的中国。

鉴赏:造型简洁夸张,色彩单纯,给人以联想。

img98

图98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图100),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其主要特征是在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塔,是仿照印度比哈尔邦的佛佗伽耶大塔,为纪念释迦牟尼成道而建的。金刚宝塔的想法来源于佛的居住地须弥山的形象,在正立面的两塔之间建有中国式亭阁,中国的工匠们又试图使这种异域形式中国化,但终因没有普遍流行,而放弃了对它的同化改造。

鉴赏:造型独特,有异域风格。

img99

图99 北京妙应寺白塔

img100

图100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