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第三节 石窟造像

第三节 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是佛教在我国古代传播的产物。石窟造像的分布和规模,比佛教壁画更广、更宏大。全国各地遗存下来的石窟,最有代表性的是云冈、龙门、麦积山、敦煌四大石窟。这些石窟留下的佛教造像的数量十分惊人。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53个,小龛1100多个,大小造像共计51000多尊。龙门石窟现存洞窟1300多个,小龛700多个,大小造像近10万尊。麦积山石窟现存洞窟194个,大小造像7000余尊。敦煌石窟仅莫高窟一处,现存洞窟492个,彩塑2415尊。

中国古代雕塑中的石窟造像,如同古代陶俑、陵墓雕刻一样,都是封建统治时期宗教迷信的产物,是供当时广大信徒信仰、膜拜的对象,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石窟造像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雕塑艺术遗产,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封建盛世的盛唐和宋代至明清的石窟造像。

一、云冈石窟释迦坐像

img63

图63 云冈石窟释迦坐像

云冈石窟释迦坐像(图63),北魏,砂岩,高13.75m,北魏和平年间,即460~465年造,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是著名的山西云冈石窟的露天佛。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m。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51000多尊。石窟开凿始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60年),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工作逐渐停止。这里所见的第20窟释迦坐像,是由当时佛教首领昙曜主持开凿,为“昙曜五窟”(第16~20窟)早期造像的重要代表作。由于地震的破坏,这一窟的前半山崖崩塌,致使坐佛暴露在外,巍然独存,显得分外高大。而且由于可以远观,更增加了它庄严肃穆的气氛。它具有云冈早期佛像的共同特点:面相椭圆、宽额、高鼻、长眉、丰颐,身披印度式的偏袒右肩袈裟,且衣褶紧密贴体,具有陀罗式的造型风格;虽是坐像,但身躯比例适度,造型手法简练概括,是古代北魏石窟造像的典型作品。

鉴赏:比例适度,手法简洁。

二、菩萨像

菩萨像(彩图26),北魏,高浮雕,高250cm,砂岩,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13窟明窗东壁。第13窟主像为高13m的交脚弥勒菩萨。窟内凿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小佛龛,内容丰富,佛像繁多,雕饰华丽。窟门开于南壁,门拱上方平列雕立佛7尊,立佛之上开有明窗。此身立式菩萨即位于该明窗东壁。菩萨上身袒露,下穿贴体薄裙,肩宽腰细,体态丰满健美;头戴高冠,胸佩项圈、蛇形饰物及璎珞;帛巾绕臂,一端向上飘至头后,一端下垂扭曲摆动;左手提净瓶,右手托摩尼宝珠;头部右转,面相方圆,鼻高嘴小,双目斜视宝珠,祥和的表情中流露着动人的微笑。头光、身光,无纹样装饰,显得单纯大方;衣纹、饰物以细劲的线条雕刻,显得十分细致精巧。腿部两侧,雕有高低不等的山形,衬托了菩萨的崇高,亦使构图愈加饱满。整个作品形体简洁,刀法细腻,体面转折圆润,人物神情动态生动,富有装饰意味。从造型和雕刻手法可以看出印度笈多佛教艺术的影响。

鉴赏:形体简洁,刀法细腻,形象生动,装饰性强。

三、奉先寺巨型造像

奉先寺巨型造像(图64),唐朝,石灰岩,唐咸亨三年至上元二年,即672~675年造,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巨型造像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雕刻群,雕刻所分布的佛龛南北宽36m,东西进深约41m,原是木构廊檐式建筑,故俗称“九间房”。一般的佛教龛像有3尊、5尊、7尊、9尊,以至11尊、13尊、15尊和17尊。奉先寺佛龛的造像是9尊的布局。在佛龛的崖面上,雕刻了9尊巨大的雕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现在除3尊雕像损坏比较严重外,其余6尊保存较好。中央坐佛(卢舍那大佛)连台座背光通高17.14m。坐佛两旁的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其高度也都在9~13m之间。这样规模宏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佛教造像,在我国现存古代石窟中并不多见。奉先寺造像的布局,是唐代佛教造像在布局中最为完美的一个典型。

img64

图64 奉先寺巨型造像

奉先寺造像具有主从分明、阵容齐备的特点,而且在雕像的构成上,既有统一,又有变化。由九尊像的布局所组成的半个口字形,使这一组群像的焦点,自然而然地落在正中的大佛身上,然后再由中央分散到两侧。后壁五尊像的庄重、安详和左右两侧壁天王、力士的威武、激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大佛为中心的左右排列有序的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雕像,他们之间,俨然是封建朝廷君君臣臣各有职守的关系。他们中间既有执行镇压职能、凶猛的天王、力士以及和蔼可亲的弟子、菩萨,还有地位极为显要而又表现得十分仁慈宽厚的大佛。很显然,这样的佛殿,实际上是披着神圣外衣的李唐王朝的高度概括,是外来的佛教日益中国化,特别是与传统的儒家同化合流的结果。

四、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坐像

img65

图65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坐像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坐像(图65),石灰岩,通座高17.14m,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这是奉先寺佛龛正中的大佛。“卢舍那”大佛是光明普照、代表智慧的大佛。有人根据奉先寺的开凿与武则天有关的史实,以及史书上描述的武则天“方额广颐”的形象与大佛相联系,认为这一大佛是根据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其实是牵强附会。因为中国古代长期流传着不愿意别人为之塑像的习惯,认为让人塑了像,就是将灵魂摄取去了,对自己不利,何况开凿奉先寺的工匠们也很难见到武则天。所以,卢舍那大佛的形象应该不是某个具体人物的化身,而是光明普照、代表智慧的神灵,并综合了许多人物的形象所创造出来的具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形象。它那庄严、温和、睿智而又极富人情味的外表和性格特征,既是封建社会理想化了的圣贤的象征,也是被极端美化了的最高封建统治者的化身。

鉴赏:形象端庄,是理想化了的圣贤的象征。在佛教中,佛,菩萨都是男性,但是,这里却大胆地把佛塑造成女性。显然,不仅是政治上的需要也和中国人审美习惯相联系。

五、天王和力士

天王和力士(彩图27),唐朝,半圆雕,石质,高1030cm,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北壁东侧,天王和金刚力士都是护法神。毗沙门天王(即北方多闻天王),头戴宝冠,身披铠甲,冠甲装饰华美;右手托三层圆形宝塔,左手叉腰,足下踏药叉,姿态雄健威武;头左扭,面方正,颈部粗壮,双目虎视前方,一身凛然浩气。足下药叉身强力壮,发达的肌肉紧绷,以腿和头支撑着天王,似在倔强地抗争。这个形象的动人刻画,有力烘托了天王的气势和力量。金刚力士袒胸赤臂,筋肉隆凸,披巾戴珠,战裙飘曳;头侧转,左掌前伸,右拳下握,蹙眉怒目,张口似喝,动作刚劲,情绪昂扬激愤,颇有临敌欲战之势。天王和力士二像手法夸张,造型雄强,强调了对象骨骼、肌肉的坚实,动态的强烈和力度,具有阳刚之美;性格形态刻画深入,一个稳健,一个粗犷,如世间大将一般。构图上,二像皆面东方,作护卫之状,但形体动作有屈有伸,有抑有扬,和谐而有变化,构成一个完美的立体画面。奉先寺以卢舍那大佛为中心的一铺九尊造像,布局严整,主从有序,文武对比鲜明,刚柔二美兼备,雕凿整体感强,又富精细之功,是唐代雕刻的精品。

鉴赏:手法夸张,强调了力量感,具有阳刚之美。

六、宾阳中洞释迦坐像

宾阳中洞释迦坐像(图66),北魏,石灰岩,连座通高8.46m,北魏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500~523年)造,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有明确纪年的最有代表性的北魏佛像雕刻。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城南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开创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是北魏孝文帝从山西平城(今大同)迁都洛阳前后,继山西云冈石窟后开凿的又一著名石窟。后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等朝代的不断营造,现存窟龛2102个,造像10万余尊。北魏时开凿的宾阳洞(包括南、北、中三洞),是龙门石窟中有代表性的洞窟。这一洞窟,上自天花,下至地面,完全是按照整体的艺术设计,一气呵成。全洞窟的雕刻,庄严、整齐、对称,丝毫没有琐碎感,使观者一进洞门,就像进入一处宏伟壮丽的神仙世界。这里所选的是洞窟正中的释迦坐像,它神态生动自然,流露出神秘的微笑,严肃而又慈祥,身躯比例适度,是北魏后期佛像中的典范。

img66

图66 宾阳中洞释迦坐像

鉴赏:创作严谨,比例适度,神态自然,正中的位置符合释迦主佛的中心地位。

七、释迦像

释迦像(彩图28),北魏后期,圆雕,石灰岩,高842cm,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西壁。宾阳中洞有3铺石雕造像,西壁5尊,南北壁各3尊。此图为西壁的1铺,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释迦结跏趺坐,体态偏平,两肩窄削,脖颈细长;身穿汉族“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裙垂盖台座;褶颇稠密,肩与胸侧的衣褶垂直平行,以直平阶梯式刀法刻出。发作涡旋髻,面形秀美,弯眉直鼻,新月形眼,嘴角上翘,显得温和可亲,神采飘逸。以浮雕构成纤丽多姿的图案。两侧的菩萨头戴宝冠,身佩璎珞,身材修长,面相、神情与主佛相近。迦叶与阿难二弟子,一老一少,亦是笑容盈面。

494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改汉制,迁都洛阳。官场礼仪、服装一律实行汉化。造像风格亦随之变异,宽袍大袖的“秀骨清像”占据了龙门石窟。先后凿建的古阳洞、宾阳中洞就集中体现了这种变化。从造像可以看出,它们以清秀的造型、慈祥的情态和宽松的衣饰,取代了云冈石窟早、中期尚较多存在的那种方阔雄健的造型、严峻恬静的神态和轻薄贴体的衣饰,力量内蕴,静中有动,颇有南朝士大夫潇洒飘逸的风度。这标志着北朝各民族文化与南朝及中原汉族文化的融合和佛教艺术的进一步中国化、中原化。

鉴赏:释迦像有时代特色,佛教和中国文化的融合成为有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

八、菩萨与比丘尼立像

img67

图67 菩萨与比丘尼立像

菩萨与比丘尼立像(图67),西魏,彩塑,高126cm,甘肃麦积山石窟第121窟左侧里角。这是甘肃麦积山石窟中的优秀作品。麦积山石窟位于今水市东南麦积山南麓。因开凿石窟的山峰平地崛起,形如麦垛,故称为麦积山。此石窟开凿的年代在5世纪,现存洞窟194个。由于麦积山的岩石质地松软,不宜雕刻,所以,除极少数洞窟遗存有石雕造像或石碑外,绝大多数是泥塑敷彩。这在世界雕塑史上也可以说是中国的独创。现在麦积山石窟保存的塑像有7000多尊,故有人称赞麦积山是“东方最大的泥彩塑陈列馆”。这里所见的菩萨与比丘尼像,保存完好。从造型上看,身体比例适度,衣饰线纹流畅,而且手法简洁,富有装饰趣味。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两人亲密地靠在一起,似在窃窃私语。有人曾怀疑这两件塑像是由近代好事者故意把它们搬移到一起的,但从这两尊塑像共处于同一台座,以及恰恰容纳下这两个塑像的小龛等情况来看,上述说法很难成立。

鉴赏:形象生动自然,简洁而生活化,局部富装饰性。

九、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彩图29),北魏,彩塑,泥质粉彩,高69cm,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第115号。此尊佛像发髻高束,头戴宝冠,脸型长方带圆,身体清秀扁平,似乎显现出北方风格向南方秀骨清像风格转变的迹象。轻纱覆盖下的人体动作微妙优美,双臂的姿态舒展大方。持莲花的右手扭动,与飞舞的飘带相呼应,人物好像有迎风而立之感。温婉的神情显示出内在精神的超逸。一手持花抚胸,一手提净瓶,这种菩萨造像带有一定的程式化。此像虽然没有摆脱这种程式,但却在庄重气度和潇洒风采方面别具个性。具有力度的扁圆形体,富有韵律的阴刻衣纹,以及宝冠两侧垂落下来的发束、飘带,都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构成清新的意趣,给人美的感受。躯体部分以高浮雕形式塑于壁面,突出的头部用圆雕塑造,结合得自然合理。衣带用疏密相间、变化丰富的阴刻线刻出,具有装饰性,并可透过薄纱看到形体的变化。飘贴塑于壁面,以便在彩绘时自然过渡到墙面壁画上。本窟造像是北魏前、后期分期时的代表性作品。

鉴赏:动作优美,服饰和谐而有韵律,人物有迎风而立之感。

十、飞天

飞天(彩图30),北魏,浮雕,石质,高25cm,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第133号窟,是菩萨头光部位的飞天浮雕。头光呈圆形,火焰宝珠状。图案正中雕刻一硕大丰满的莲花,最外层是线刻火焰纹。莲花与火焰纹之间有规律地布置了六身飞天。飞天面向圆心,披帛,裙角向后飘摆,巧妙地冲破圆形头光轮廓,使画面生动活泼具有变化,本身也成为华美的装饰图案,意趣殊佳。飞天的身体自腹部以上前挺,下身后折;一腿弯曲,一腿后伸,形成自由飘动的姿态。衣角如鸟尾,飘带后展似羽翼,体态轻盈如飞鸿。浮雕层次处理巧妙;身体用浮雕表现,衣纹则用疏密不同、深浅有别的阴刻处理。衣纹的轮廓转折生动活泼,似在微风吹动下徐徐翻动,表现出天国自由祥和的美妙气氛。

飞天是护法乐神,原名乾达婆,亦称香音神。佛在说法时,飞天奏乐散花,给人带来幸福和欢乐。在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中,飞天形象变化多样,造型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鉴赏:体态轻盈,造型是此时期典型式样。

十一、造像碑

造像碑(彩图31),北魏,浮雕,花岗岩,高137cm,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第133号窟。此碑以佛的生平传记为主要题材,亦是此窟18尊造像碑中最珍贵者之一。碑分三段,每段中间刻佛像,两侧为佛经故事。中间佛像,上龛刻释迦牟尼、多宝二佛并坐说法;中龛刻修行于兜率天宫的交脚弥勒菩萨;下龛刻释迦佛说法。两侧为佛传故事:上段左为“树下思维”、“阿育王施土因缘”、“佛人涅粲”;右侧为“深山说法”;中段左为“乘象人胎”、“降服外道”,右为“树下诞生”、“九龙灌顶”、“布法掩泥”、“燃灯授记”;下段左侧为“文殊问疾”,右为“鹿野苑初转法轮”等。

此造像碑构思巧妙,布置严谨而有变化。故事条理分明,人物突出。在大的故事构图中,又穿插了各种烘托气氛的佛国形象。如上层的飞天,下层脚踩莲花的胁侍菩萨,双手合十的跪姿供养菩萨,头擎天柱脚踩夜叉的力士以及天王雄狮等。另外还灵活安排了一些具有装饰意趣的动物和花草树木等。内容丰富,构图饱满,整体感强,又富于变化。雕刻手法概括洗练,既注意大的体面安排,又注意局部的精雕细刻,线条和层次具有节奏韵律感,是一件技艺精湛、引人入胜的石刻珍品。

鉴赏: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局部雕刻精细,线条流畅有韵律感。

十二、菩萨立像

菩萨立像(图68),唐朝,局部,彩塑,全高142.5cm,甘肃敦煌莫高窟第194窟本尊右胁侍。唐代的石窟雕塑,以规模而论,甘肃敦煌莫高窟居于首位。现存唐代彩塑有670多尊。在这么多彩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菩萨像。一般说来,佛像要端正肃穆,菩萨则要柔和美丽慈祥;佛的衣着务求单纯朴实,而菩萨则讲究华美庄重,头戴宝冠,身披璎珞,臂贯环钏,肩搭飘带,腰束长裙,多为美女型。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造的菩萨像,其世俗化的倾向就随处可见,多数菩萨像,头上不戴花冠,身上也不披璎珞,而是头梳头髻,身穿当时妇女的服装,完全是塑造一种理想的美女形象。这里介绍的菩萨立像便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其形神的丰满美丽,与唐代著名仕女画家张萱、周肪笔下的唐代现实生活中的妇女形象相似。

img68

图68 菩萨立像

鉴赏:菩萨面部圆润,比例适度,端庄慈祥,脖子多纹,是唐代宫廷中的宫娥形象。

十三、迦叶立像

img69

图69 迦叶立像

迦叶立像(图69),唐,局部,彩塑,全高175cm,甘肃敦煌莫高窟第45窟龛左侧。这是敦煌莫高窟唐代彩塑中表现佛弟子的塑像中艺术性最高的作品。在佛教中,佛弟子的地位高于菩萨,所以,他们站在佛的左右恭谨侍奉。佛的最重要的弟子是迦叶与阿难。年老者为迦叶,年轻者为阿难。迦叶为“摩诃迦叶波”的略称,“摩诃”是大的意思,“迦叶波”是他的姓。佛经上说他“年高望重”,故称“大迦叶”。释迦牟尼死后,他是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敦煌莫高窟中,唐代塑造的佛弟子像,虽然都是迦叶、阿难,但他们的形象仍有很多变化,不仅是一长一幼的区别,而且把他们刻画得很有个性。这里所见的第45窟的迦叶像,是其中最好的作品。它是以一个年高望重的苦行僧的形象出现的,是典型的虔诚佛教徒的形象。

鉴赏:迦叶以虔诚佛教徒的形象出现。神情刻画生动,服饰行貌有汉民族特色。

十四、迦叶、菩萨、天王

img70

图70 迦叶、菩萨、天王

迦叶、菩萨、天王(图70),唐朝,彩塑,泥、粉彩,迦叶高172cm,菩萨高185cm,天王高179cm,甘肃敦煌莫高窟第45窟西龛北侧。此窟西龛一铺塑像,原系9尊,龛外两侧力士已毁,现存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共7尊,是盛唐时彩塑代表作,亦是莫高窟现存彩塑中精品。人物有不同动作、表情,表现不同身份、性格和气质,龛内呈现出欢悦融和的气氛。

此图三身造像位于主佛左前方。大弟子迦叶,胸骨突露,面容清瘦,锁眉闭唇,额头阔,凸出,是个久经磨难、老成持重而富有智慧的老者形象。菩萨的装束佩戴高贵华丽,头、肩、臀左右扭倾,幅度较大,形如波浪。眯眼抿唇,情态文静,是个婀娜多姿而内心丰富的女性形象。天王身披铠甲,脚踏地神,叉腰挥拳,锁眉瞪目,俯视下方,张嘴怒吼,气势豪壮,是个威武雄健、性格外向的武士形象。这类佛国人物,在以往的造像中屡有表现。这三身(连同此龛中的其他几身)则在个性的刻画上和内心世界的揭示上,突破了同类人物类型化、一般化的模式,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个性和现实性。

鉴赏: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十五、乐山大佛

img71

图71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图71),唐朝,石灰岩,高71m,713~803年造,四川乐山市。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它位于乐山市东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处。这里曾是古代宗教之路的交通要道,多少佛教信徒和朝圣者从遥远的佛主故乡印度,将佛教教义传往位于北方平原上的古代中国首都的途中,常在这富饶的盆地稍作休息,求神保佑。唐开元元年(713),名僧海通路过这里,看到急流中经常船翻人亡,深为震惊。为了保佑船工,他发起修建大佛,前后历时90年始成。大佛是以凌云山栖鸾峰断崖雕凿而成,故又名“凌云大佛”。大佛之头与山齐,通高71m,背靠凌云山西壁。它端坐江畔,双手置膝,在宁静的神韵中显示出佛的庄严、慈祥。多少个世纪以来,大佛沉静地看着江水从他的脚下流过,迎送着来来往往的佛教徒和观赏者。

鉴赏:结构完善而巧妙,比例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