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一、宫殿

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最主要的一种,无论是建筑的规模,还是建筑形式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水平。从秦始皇以来,历代君王都把宫殿的兴建看做是巩固政权的保证。西汉萧何曾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因此,宫殿成为皇权的象征。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许多著名的宫殿已成为历史的遗迹。现在保存下来规模最大、最完整、最精美的宫殿建筑,是明清时期兴建的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它是明清两朝的宫殿群,明永乐五年开始修建,历经14年时间完成。清朝继续沿用,只是进行部分的重建和改造,但总体格局没有改变。紫禁城宫殿群沿南北轴线向纵深推移,轴线正好与北京城的主轴线重合在一起。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按照“前朝后寝”的封建礼制,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之间以乾清门为界限。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体,是颁布政令和举行礼仪活动的地方。三大殿的两侧对称地布置了文华殿和英武殿。过了乾清门便是内廷。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帝、皇后、嫔妃们生活的场所,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东、西两侧是供嫔妃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并有御花园及东、西若干组院落。

紫禁城的建筑布局不仅规模巨大,而且遵循着礼制规范和等级制度。气势宏大,金碧辉煌的建筑空间和宫殿形象,表现着君王至上、江山永驻的皇权思想。明清时代,宫式建筑单体高度程式化,组群规划布局也十分成熟。紫禁城的规划设计,正是以定型的建筑单体,通过巧妙构思,匠心独运的总体调度和空间布局,创造出一组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组群布局的典范作品。

故宫是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的建筑艺术。跨过金水桥,穿过天安门,迎面而来的是端门。端门有意采用天安门一样的型制,同样是五道门洞的墩台和九开间重檐庑殿顶的门楼。门楼前庭院形成封闭形空间。这是对轴线空间的一次急剧的收缩和建筑节拍的一次有力反复,为后继的午门作欲扬先抑的铺垫。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图85),初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现存午门为1647年重建。它是皇帝颁发诏书和战争后举行“献俘”仪式的地方。从平面上看呈凹形,既象征古代宫门的双阙,又造成三面环抱、森严逼人的空间氛围。巨大的门楼,给人一种“压倒性的壮丽和令人呼吸为之屏息的美”。

特别值得留意的是午门正面三个巨大门洞是矩形的,方方正正,而不像其他宫门的门洞,上部都有一个弧形优美的拱。过午门,来到太和门前向后望,不难发现午门还有它性格的另一面。三个方正的门洞已经变成优美柔和的拱门。门楼下布置着线性舒缓的白色雕栏,金水河衬映着蓝天下的流云,舒徐和缓,把一个咄咄逼人的森严前门转换为柔美端庄、气势恢宏的后门,为进入紫禁城的主体核心场所——太和殿作空间上的最后铺垫。

img85

图85 紫禁城午门

太和门(图86)是外朝三大殿的大门,也是紫禁城宫殿群中最大的一座门,现存大门为1889年重建。屋顶采用宫殿建筑所具有的形式。重檐歇山屋顶,是别处大门所不能用的。

img86

图86 太和门

出太和门,来到太和殿前,平展开阔的广场令人心旷神怡。方形广场的面积达30000平方米,开阔的广场和四周封闭的廊房,迫使人们的视线直逼太和殿。8米高的汉白玉台基把大殿平地托起,好像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一轮朝阳,高高地挂在通体透碧的台基上。三层汉白玉雕栏层层叠抱,在阳光下尽显黑白光影的魅力,显示出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气概。

太和殿(彩图32)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现存太和殿为1695年重建。大殿面阔11间,宽63.9米,进深5间,深37.1米,殿高26.9米。每当国家重大庆典和每年元旦、冬至、皇帝生日,皇帝就在此接受百官朝贺。大殿内正中安放皇帝宝座,后面有雕龙髹金的屏风。宝座两边6根大柱拔地而起,柱上沥粉贴金,虬龙缠绕。逢庆典仪式开场,大殿内只坐皇帝一人,文武百官就在殿外的月台上行礼朝拜。月台下面开阔的广场上仪仗飞扬,百官列阵,一副浩浩荡荡的皇家气派。室内面积有2370余平方米,柱、梁、斗拱、天花板上布满金龙,走进太和殿如同走进龙的世界(彩图33)。

如果说三大殿(彩图34)是故宫轴线上的一段最重要、最精彩的乐章,太和殿则是这一乐章中最亮丽华彩的高潮。大殿坐落在工字形月台的一横上,以庞大的体量,最高的规格,华美的装饰独居前面,雄浑壮丽。中间一竖坐落的是中和殿,平面呈四方形,方形单檐攒尖顶。这是对太和殿华彩高潮的回应和缓冲。再往后就是保和殿,落脚在最后一横上。它是皇帝宴请王公、举行殿试的地方。无论从体量还是型制上都次于太和殿,成为结束这一华彩乐章的休止符。当风和日丽之时,三大殿在蓝天、白云、阳光的映衬之下,更显壮丽。蓝蓝的天、金色的阳光和黄瓦、红墙、雪白色雕栏交相辉映,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气象和富丽堂皇的色彩。

保和殿北面御路(图87)汉白玉台阶的正中部分是皇帝进出大殿的专用通道。通道上有御道石,长达16.57米,重约200000千克。上面雕有宝山、云纹和游弋在云空的九条龙,称为“九龙戏珠”。

img87

图87 保和殿北面御路

后三宫(彩图35)中乾清宫是明代皇帝的寝宫,后面的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处在它们之间的是交泰殿。三殿也坐落在月台上,但台基只有一层,殿宇规模明显小于前朝三大殿,风格端庄华贵。它们是前三殿辉煌曲调的变奏。站在乾清门向景山望去,层层叠叠的后三宫屋顶与景山绿树亭台相呼应,把故宫这一大型的华美乐章引入到青山绿树的自然怀抱里,作一次短暂的停顿。

交泰殿隔扇门(局部)(彩图36),在大型豪华的宫殿中,门框的纵横相接之处多用角叶钉牢。交泰殿隔扇门的角叶上的龙与凤的装饰纹样,说明了该殿的身份,华丽而富贵。

御花园(图88)在内廷坤宁宫的北面,是皇帝专用的宫中园林,为宫中规整威严的建筑多少带来了一些自然清新的气息。

img88

图88 紫禁城御花园

紫禁城角楼(彩图37),在紫禁城四角,各建有一角楼,是作瞭望和警卫用的。角楼的平面呈曲尺形,屋顶为三层檐,全部盖黄色琉璃瓦,中央一个镀金宝顶。整座角楼既有宫殿建筑的华贵气派,又具生动活泼的外观,在一色青砖的城墙上独放异彩。

二、坛庙

坛庙属于礼制性建筑,地位远在其他建筑之上。坛庙是用来祭祀的地方。祭礼属礼教大事,因而礼制性建筑也就必须充分反映“礼”的观念。庙坛所体现的也就是天地人伦的宇宙秩序和上下尊卑的社会准则。

1.坛

在古代中国,天地、日月、山川都是祭祀的对象。祭天、祭地都在圆形的台上进行,通称为“坛”。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内外,分布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等。

天坛位于北京的南郊。外坛墙长1657米,东西宽1703米,几乎是紫禁城的3.8倍。整个天坛建筑群由内外二重围墙环绕。南边围墙左右两角方形,北边围墙左右两角圆弧形,象征天地,符合天圆地方之说。沿天坛轴线的南边为祭天的圆丘,用三层青石砌筑而成。在空旷的圆台上祭天者与苍天对话,通过天人感应的形式来祈求和报答上天对人间的恩惠。轴线北边祈年殿(彩图38)是皇帝祈丰年之所,殿为圆形,坐落在三重白色的台基上。屋顶有三重,逐层收小。蓝色琉璃瓦象征青天。在礼制建筑系列里,天坛是最美丽、最具艺术性的建筑。

2.庙

庙有两种含义,一种指的是佛寺中的寺庙,另一种指的是祭祀祖先和先圣先师的庙。在古代中国特别强调尊祖敬宗,祭祀祖先是维系宗法的重要手段。宗庙建筑都按照前朝后寝的宫殿布局,是不同于坛型的祭祀性建筑。

最具代表性的是山东曲阜孔庙。孔子(前551~前479年)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说自汉以来成为封建文化的主流。孔子死后,鲁哀公将他的三间故宅改为庙。到东汉末的153年开始由朝廷为孔子建庙,以后历代帝王不断对孔庙进行修建和扩建,至明中叶扩展成现存的规模宏大的孔庙建筑群。

孔庙在总体组群布局上,把主要建筑安排在长约650米的中轴线上,形成向纵深发展的院落形式。为了突出祭祀和尊崇圣人的作用,在主体庙宇前安排层层的牌坊和门,作为一种情感的铺垫和渲染,最后到达祭祀的庙宇。长长的前导建筑部分为的是衬托短的主体部分,这是传统纪念性建筑常用的手法。太和元气坊(图89)是孔庙前导部分石牌坊之一,石坊重心较低,造型朴实,显得庄严而肃穆。

img89

图89 山东曲阜孔庙太和元气坊

img90

图90 孔庙大成殿

孔庙大成殿(图90)殿宽九间,重檐歇山顶,型制与传统宫殿一样。惟一不同的是28根石柱全部刻满龙云浮雕,增添了庙堂的纪念性和主体作用。殿内中间供奉孔子塑像,左右配以四圣十二哲,殿前的月台开阔,便于进行祭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