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第一节 陶 俑

第一节 陶 俑

img41

图41 楚墓漆绘木俑

“俑”,是我国古代陵墓中陪葬用的偶人,可能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一般是木雕或陶塑,也有少数石雕。它始于春秋,到战国时比较普遍,秦、汉和唐代尤为盛行。宋代以后,因为墓葬中流行用纸冥器,木俑或陶俑在墓葬中逐渐减少。所以,俑最多,艺术水平最高的是秦汉和唐代,其中尤以陶俑的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

陶俑的出现和流行与我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意识和灵魂观有着直接的联系。他们中的大大小小的人物几乎想把生前享受的东西,统统带到死后“世界”中去继续享用,因而在把金珠玉饰、衣食冠戴以及盆盆罐罐等都葬进坟墓的同时,还把一些难以葬入坟墓的东西,如奴婢小吏、门庭护卫以至整套的仪仗队、乐舞百戏、车马舟船、灶台水井、各种禽兽均制成各种陶塑,随死者埋葬在墓中。

陶俑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仅是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更因为陶俑是一种代替人的殉葬品。而在当时殉葬者又都是社会的下层人物,在雕造形象方面不受任何局限,刻画的又都是当时下层人物生活,形象生动活泼,衣饰动态自由随意,造形优美,以较高的写实技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陶俑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雕塑区别于西洋雕塑的一个重要类型。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数以千计的陶俑是这方面最突出的代表。

一、楚墓漆绘木俑

楚墓漆绘木俑(图41)是现已发现的我国春秋晚期至战国木俑的代表作品。它先用木块雕出人的大体轮廓,然后描绘出人的五官和服饰。此俑面像浑圆,溜肩,双手合拢于胸前。俑体表面涂黑漆,体腔是空的。面部与手涂红色,眉、目以黑线勾出,身上绘制成组玉佩,体现着君子风度。玉佩随步履发出声响,以示光明正大;同时限制了人在行进中的跨度,称之为“节步”。这些木俑的发现,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可以印证古文献中有关当时社会风尚的记载。

鉴赏:造型简洁,注意对五官和服饰的刻画,玉佩的刻画使画面充满想象。

二、武士俑群

武士俑群(彩图20),陶塑(秦),1978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出土,高198~194cm,陶质,现存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号坑大厅。

秦始皇陵兵马俑从葬坑始建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后,至公元前209年因农民起义中断,不久即被项羽焚毁。1号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1500m,1974年3月由临潼晏寨乡西杨村农民在打井时首先发现。1976年5~6月又分别在1号坑东端北侧和西端北侧发现2号坑和3号坑。1号坑最大,面积14260m2,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组成以步兵为主与战车相间编组的长方形军阵,为主体部队。2号坑面积6000m。有陶俑900余件,陶马470余件,木质战车89乘,是个以战车、骑兵为主,与步、弩诸兵种混合编组的曲尺形军阵。3号坑最小,面积520m2,有陶俑68件,环卫着一辆驷马战车,是统领1、2号坑军阵的指挥部(另有2、3号坑之间发现一空坑)。在总体设计上,它们象征着保卫陵园的守卫部队,是秦禁卫军的真实写照。俑高1.8m左右,多数比真人略大。陶马一般身长2m左右,高1.5m以上,和真马相似。战车大小也与实用车相近。陶俑、陶马原有彩绘,因火烧和水浸于出土时大多已剥落或变色。整个兵马俑群数量巨大,军阵组织严整有序,再现了秦军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军容,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彩图20中这组武士俑是1号坑俑群的一部分。它们身穿交领右襟长袍,下着短裤,腿扎裹腿,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梳发髻,腰系络带,左臂下垂,右臂微屈或微举,右手半握作扶剑或持长兵器状,排列整齐,挺胸伫立。装束动作大体相同,是一些轻装的步卒。塑造手法写实,躯干部分较洗练,头部刻画细致,展示了不同的发式、面型和神态。有的形貌英俊,刚毅自信;有的宽肩阔面,坚定稳健;有的高颧浓眉,沉着干练;有的低头下视,若有所思。它们和整个兵马俑群一致,均处在严阵以待的气氛中,静中寓动,群体感强,又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统一中有变化,颇具感染力。秦兵马俑的发现,为研究秦代雕塑艺术和秦代政治、军事、文化与科学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img42

图42 兵马俑坑中的陶俑群

兵马俑坑中的陶俑群秦始皇陵1号兵马俑坑东端全景(图42),是已发掘并经整修过的1号坑中的部分陶俑。这些陶俑身高如同真人,且全部上彩,只是由于埋葬地下太久,色彩已多脱落。这些陶俑(包括陶马)制作工序非常复杂。一般是按俑、马不同部位分别用陶模翻出胎型,然后套合、粘接,再雕塑出五官、须发、铠衣、衣纹等细部。陶俑的制作是根据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来设计的,艺术形象力求与实物相似。将领的装束与一般士兵不同,骑兵的装束与步兵、车兵不同,而将领的官阶又有高中低之分,其服饰也随之各异。革带、发式、靴履等细部,也都是一丝不苟。所以,秦始皇陵出土的陶俑,实际上包括各种兵种的士兵和等级不同的将军的形象。

三、袍俑头像

袍俑头像(图43),陶塑(秦),1978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出土,陶质,现存陕西省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号坑大厅。4个身穿战袍的陶俑头部:第一个(图43右上)头小,上绾圆锥形发髻,脸圆润,颧骨略高,下巴稍尖,眼圆睁,显得精力充沛,勇敢机敏,好像来自巴蜀地区的士卒。第二个(图43左上)体态修长,头梳圆锥形发髻,面目清秀,眼角、嘴角挂满微笑,看上去是个年轻英俊、性格开朗的士卒。第三个(图43左下)头绾圆形发髻,脸阔大,眉弓拱起,双目直视,八字胡形若牛之双角,络腮胡须长而浓密,额上布有皱纹,显出一个敦厚豁达、风趣剽悍的老战士的性格特点。第四个(图43右下)束发,头戴头冠,身穿双重长袍,前胸披甲,冠带系于颏下,脸阔鼻宽,颧骨突出,腮上长满胡须,眉高目圆,眼角上扬,双唇紧闭,额头刻有皱纹,是一个坚毅稳健、具有丰富战斗阅历的军吏形象。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的重要艺术特点。从图中选入的4件头像,多少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具体地了解秦俑的这一艺术特点。它们结构准确,并通过不同形貌、服饰的刻画,在威武雄强的共性中,表现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年龄和性格特征。

鉴赏:形象鲜明,刻画精细,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

四、军吏俑

军吏俑(图44),陶塑(秦),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2号坑出土,高189cm,陶质。此俑出土于一将军俑身旁,似为身份低于将军的指挥官。束发,头戴单卷尾长冠,冠带系于额下,直垂胸前;身着长袍,外披前胸甲;两足分立,穿方口翘头履,足下作有踏板。左臂微举,手指并拢前伸;右臂微屈,手半握,作按剑状。面庞清瘦,扬眉凝目,嘴边胡须下弯,神情肃穆,具有坚毅果敢之气。全身比例适当,面部结构严谨;头、手、冠、铠甲塑造较细,其他较简略,手法朴实,繁简有致。

img43

图43 袍俑头像

秦始皇陵陶俑以粗泥作内胎,外敷细泥,是先按等级、兵种、不同种类(每类又分几种头型),将头、手、躯干不同部位分类分段模拟成型,然后套合粘接,精细部经手塑(堆、捏、贴片等)和工具修饰(削、压、刮、挑、磨、刻线、印花等),再入窑焙烧,最后彩绘而成。彩绘颜色:面肤、手足施染朱红,眉目、须发用黑描绘,其他(战袍、铠甲、服饰花纹等)搭配敷用绿、粉绿、红、黑、褐、紫、蓝、黄、白、灰等色,效果强烈。这种模制与手塑结合并加彩绘的方法,既便于大批制作,又使形象变化多样。此俑即是这样塑制的,只是彩绘颜色现已剥落或变暗。

img44

图44 军吏俑

img45

图45 将军俑

鉴赏:比例准确,结构严谨;繁简有致。

五、将军俑

将军俑(图45),陶塑(秦),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出土,高197cm。此俑形体魁梧高大,头戴燕尾长冠,身穿双层战袍,前胸披细密甲,昂首挺胸,两足分立,穿方口鞋,下有踏板;双臂微抬,双手自然相搭于腹前,右手在上,食指翘起,作按剑状。脸形长方,扬眉瞪目,鼻翼阔大,嘴微张,下颏略长,嘴上胡髭整齐,两腮留有短须,表情沉静庄重。冠戴、装束和服饰的描绘展示了人物的将军身份;面容、双手动作和体态刻画,表现了人物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神态和大将风度。全俑整体感强,体面转折有力。局部处理精当;须发蓬松,铠甲坚硬,战袍厚重,脸与手骨骼清晰,肌肤似有弹性,皆显出应有的质感。刻画细致的头部、甲纹、小臂衣纹、双手和双脚,位于俑像上、中、下三处,简约平展的胸肩、袍摆和小腿相间而饰,形成一种紧中有松的节奏;而富于装饰性的胸前冠带和甲带又在这平稳的节奏中增添了几分变化。其整体造型好似立地铜钟,垂直线的左右对称均衡,上拢下放,两足持重均等,具有庄严稳定不可撼动之势,是秦俑中的佳作。

鉴赏:造型完整,局部刻画精细,表情符合人物身份。

六、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始皇陵铜车马(图46),通高104cm,通长328cm,重约1200kg。这是1980年在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陵西侧、距地面约7m深的坑道中发掘出来的两组大型铜质车马和铜俑中的一组。每辆车配以四匹铜马、一个铜御手俑。铜车雕造华丽,车窗镂刻成菱格纹;鞍辔上矗有图案装饰,车马所应具备的各种器件俱全。铜马还用大量金银构件作装饰,用焊接、铆接、镶嵌和子母扣接等技术组合,至今辔索牵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牵引辕、士兵与马的塑制,比例匀称适度;特别是战马结构的处理,骨骼肌肉关系清晰而富有力量感,增强了战马待命而动的神态。铜车通体彩绘,以白色为基调,兼用朱红、粉红、蓝、紫、绿、黑等色,于不同部位或平涂或勾点图案花纹。纹饰多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形式,主要纹样有菱形纹、云纹、龙纹等。工艺精湛,十分华贵。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形体巨大且保存完整的铜铸车马,是秦代铸铜艺术的珍品。它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舆服制度,雕刻艺术以及冶炼技术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img46

图46 秦始皇陵铜车马

鉴赏:比例匀称,装饰精美,工艺精湛。

七、乐舞百戏陶俑群

乐舞百戏陶俑群(彩图21),西汉,陶塑,彩绘,底盘长67cm,宽47.5m,1969年山东济南无影山1号西汉墓出土。汉代统治阶级盛行厚葬,因此,汉墓中出土的陶俑很多,艺术水平也较高。这里所见的是一组很少见的陶俑群。它在一块长方形的陶板上共塑造了22人。其中作倒立、翻身软功等表演的4人,长袖起舞的女舞俑2人,分别演奏不同乐器的乐俑8人,另有分立于左右两边,长衣阔服者8人。全组俑像造型夸张,神态鲜明,有动有静,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此种内容的陶塑俑为研究西汉陶塑艺术和我国杂技表演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这些人物,在粗轮廓的整体形中,表现出一种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再加上经过彩绘,更增加了艺术形象的生动性。

鉴赏:造型夸张,活泼有趣,形象生动。

八、说唱俑

说唱俑(彩图22),东汉,陶塑,高52.5cm,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西汉的陶俑在造型上显得有些呆板,但是东汉的陶俑就显得非常生动。这件说唱俑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从它的整体造型来看,仍然属于古拙的艺术风格。作者显然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中的说唱艺人,而是着重表现说唱艺人的一种特殊神气,即企图用他所说唱的有趣的故事引起听众强烈的兴趣。说唱者的那种伸头、耸肩、眉飞眼笑和手舞足蹈的神态把他的有声有色的表演,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其传神。从其诙谐而健康的神态中,人们似乎听到了他爽朗的笑声,并且可以想象出他所说唱的内容,甚至使人似乎看到了在说唱者前面,有一批听众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他的出色表演。很显然这一陶俑的作者,似乎很懂得发挥观赏者的联想作用。该俑简练夸张,形象朴实,浑厚,别有一种韵致。整个作品,犹如写意画,不求形似,但求神韵。此俑为模制,与天回山出土的其他陶俑一致。

鉴赏:夸张的造型,诙谐的神态,想象丰富。

东汉时期的俑,尤以四川地区出土的陶俑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四川出土的陶俑多数为东汉晚期作品,出土的数量也超过中原地区以及其他各地。尺寸的高度一般在20~70厘米,制作上多数为双模印制,也有塑制或手捏而成。

在艺术表现上,俑的作者总是力求抓住对象在各种活动中最具特征、最生动美好的瞬间,注意表现与人物内心活动密切相关的姿态动作。灵活多变,生动自然。面部表情的刻画,更表现出对象发自心灵深处的善良喜悦神情,这正是四川陶俑的独特之处和特殊魅力所在,丰富多彩且又各具个性和特征。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情景,并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在艺术风格上,同样具有朴实与浑厚的审美特点。

九、木猴

木猴(彩图23),东汉,木质,高11.5cm,1957年甘肃武威东汉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这是一件很难得的汉代动物木雕,由整块木料雕刻而成。它左前肢直垂扶地,右前肢上曲,似抓持食物,正往嘴里送;左后肢已残,右后肢向后曲伸;头部微俯,好像正注视着地面的食物,也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木雕表面原敷白粉,并施黑、红色彩绘,现已大部分剥落,仅存些微残痕。此木雕体积虽小,但刀法简练,造型生动,神态逼真,没有非常熟练的技巧,不可能雕出如此生动传神的作品。

鉴赏:刀法简练,造型生动。

十、对坐书吏俑

对坐书吏俑(图47),西晋,陶质,捏制,青釉,高19.2cm,湖南长沙市金盆岭九号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发掘较少,所以,这时期出土的俑像也不多。这里所见的是1955年在湖南长沙的西晋墓葬中出土的一对青釉俑像,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如民间艺人捏制的泥玩具般的青釉骑乐俑。这里介绍的对坐书吏俑,是一组相当生动的小型陶塑,尤其是两个人物的神态,刻画得极为传神,似在对话,又似在争论,塑造风格近于漫画式的夸张,极富生活情趣。

img47

图47 对坐书吏俑

鉴赏:造型夸张,诙谐有趣。

十一、高髻女俑

高髻女俑(图48),南北朝,陶质,高37.5cm。1960年南京市西善桥墓出土,南京博物馆藏。这是1960年从南京市西善桥的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墓中出土的陶俑,为5世纪时的作品。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南朝墓中的陶俑数量较少,一般只有男仆女婢各一个。这一高髻女俑,是西善桥油坊村大墓中出土的唯一的陶俑。出土时有伤残,表面涂白粉,绘有红彩,现所见的是经过修复后的面貌。这是一个女婢的形象,最引人注目的是女婢大而高的发式。那高大的双环髻,发量超过一般人头发的几倍,显然是运用了假发。它对于了解南朝妇女的服饰和审美趣味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优雅的姿态和生动神情,在同时期的陶俑中也不多见,是一件独具艺术魅力的小型人像陶塑。

img48

图48 高髻女俑

鉴赏:造型简洁、生动、写实。

十二、彩绘女立俑

彩绘女立俑(图49),隋朝,陶质,右高33cm,左高34.5cm,1952年西安市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这是西安出土的两件隋代的彩绘女立俑。与南北朝时期的陶俑相比,在人物的形体和神态表现上,显然是前进了一步。这两个女立俑体态轻盈,高髻披巾,长裙曳地,姿容典雅,神态自若,身材纤秀,造型优美生动,完全不是隋代以前那种呆立的姿势,而是款款动步,全身随着动态而有所变化。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构成许多动人的弧线。她们在欲行又止的伫立中,体现出一种优雅娴静的气质。

img49

图49 彩绘女立俑

鉴赏:造型优美,生动自然。

十三、女立俑

女立俑(图50),唐朝,陶质,三彩釉,高42.5cm,陕西西安小土门出土。唐代墓葬出土的俑非常丰富,这与唐代盛行随葬俑有关。该墓主人为一个小小的官吏,其随葬侍从俑就有88件,另有陶质骑卫仪仗24件、陶质马匹和骆驼各20件、陶质耕牛14件、陶质鸡鸭20件、猪狗羊8件。王公贵族墓葬出土的俑像就更多了,如永泰公主墓出土各类俑像570多件,懿德太子墓则出土1000多件。在这众多的俑像中,女俑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从已发现的大量唐代女俑来看,大体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为“胖俑”,其特征是形体肥胖臃肿;第二类是身躯一般,但颜面丰腴;另一类是较为瘦削秀丽的普通形象。形成这些区别的主要原因是初、盛唐时的不同社会风尚,以及地区和人物身份的不同。这里介绍的女立俑,从其形象来看,是典型的胖俑,属于盛唐时期的作品。它的服饰装扮是当时的式样,是典型的盛唐“美人”的样式。

img50

图50 女立俑

鉴赏:人物夸张,突出了唐代的审美特点。

十四、三彩女俑

三彩女俑(彩图24),唐朝,陶质,三彩釉,这两件盛唐时期的三彩俑,是唐代陶俑的一个特殊种类,俗称“唐三彩”。实际上它并不限于三种颜色,是一种多彩釉,只是常用的主要是黄、褐、绿(或蓝)三色。它色彩鲜艳,笔触活泼,釉彩被涂画得参差有致,淋漓而有规律,具有动人的色彩效果。

三彩女俑,他们的服饰由于深浅色彩交错,三彩中又配以一定的白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充分体现出唐代妇女体态丰润、艳丽动人的特点。此外,从这两件女俑(也包括前面介绍的女俑)的形象上,可以看到唐俑的制作重点都在头面,表情细腻,而衣身则较洗练,寥寥数刀,就把衣纹及其质感表达无遗。

鉴赏:色彩艳丽,刀法简洁。

早期瓷器多为单色釉,东晋时陶瓷中已有青釉上加褐斑点装饰。至唐代,湖南长沙窑的民间匠师创造出用毛笔蘸色料在瓷坯上画画,然后施上透明釉,入窑烧造成釉下彩画瓷,唐代彩釉瓷中“绞釉”和“绞胎”也是新发展起来的品种,即由两种不同的色釉或胎土互相绞在一起,产生如同水纹、虎皮纹的奇妙效果,体现了窑工的智慧和创新。

唐三彩的烧造地点主要在长安及洛阳两地,通常用黄褐、绿、白三色组成,偶有蓝色釉。烧制中利用铅釉容易流动的特点,色釉间形成浓淡相容、淋漓斑斓的奇妙效果,异常绚丽美观。唐三彩多用以烧造丧葬用的“冥器”,有不同类型的人物三彩俑、各种动物俑以及房屋用器的模型。动物俑中以马及骆驼的形象最为突出。

十五、参军戏俑

参军戏俑(图51),唐朝,陶质,三彩釉,高约46cm,1957年陕西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士,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参军戏”是唐代的一种滑稽戏,为中国古代戏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从西周时期的“优”发展而来。“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业。国王行事不当,不能直接批评,可以利用“优”来进行调笑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当时有条不成文的规矩,“优”即使说错了话也不算犯罪。到了封建时代,优从对帝王进行讽刺,变成帝王用来讽刺臣下的手段。五代十六国时,后赵石勒因一个担任参军的官员贪污官捐,就令一优人穿上官服扮成参军,让别的优人从旁戏弄他。从此,优的表演就被称为“参军戏”,并从一个角色发展成两个角色,被戏弄的叫“参军”,而去戏弄他的则叫“苍鹘”。这里介绍的一对参军戏俑,形象地展示了晚唐以前参军戏的表演情景(晚唐时期参军戏已发展成多人演出)。左边的为“苍鹘”,右边的为“参军”。

img51

图51 参军戏俑

鉴赏:造型简洁,含义深刻。

十六、骆驼载舞乐俑

骆驼载舞乐俑(彩图25),唐朝,三釉陶,通高66.5cm,约723年作,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这是唐代特有的舞乐俑,因乐工和舞者或站或坐于骆驼背上,故俗称“驼乐俑”。此件驼乐舞俑,骆驼昂首直立于长方形板座上,背上垫菱格纹圆毡,驼架上铺条纹长毡,垂至腹下。架上有乐舞俑五人,中立一歌舞胡俑,右手抬起握拳,左臂甩袖,口张开,似在歌舞。他的四周有四人面向外坐,一弹琵琶,一吹觱篥,二人拍鼓。弹琵琶者及一拍鼓者为胡人,其余为汉人。5人均头戴帔头,足穿短靴。胡人高鼻深目,蓄虬髯。此三彩载舞乐俑表现不同民族的艺人在一起表演,颇为新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交往活动。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纹、结构,以及骆驼的姿态等,均塑造得十分生动。构图完整,工艺精美,是唐代骆驼俑的代表作。

鉴赏:刀法准确,刻画精美,色彩艳丽。

唐代的陶俑题材内容几乎包罗万象,包括各种现实人物、禽兽、天王力士及神怪之类。如陶制的人像中有武士、文官、妇女、小孩、乐舞、仆役、胡人等多种形象。动物中有马、牛、狮子、骆驼、鸡、鸭等。概括了当时社会世俗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