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工智能
1.5.7 7.AI技术最高级别的感知力:智能认知

7.AI技术最高级别的感知力:智能认知

就目前来说,关于如何使AI获取智能认知的能力,这一项课题还是处于不断探索之中的。从理论上来说,人工智能体脱离利用数据库知识被动感知外界信息的阶段,转而使用更高级别的“主观化认知”来评判一件事情,这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言将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发现。但是很显然,要让机器人拥有“主观化认知”能力,就必须要让它们获取与自然生物相类似的思辨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或许还需要全世界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016年2月,新加坡东海岸一家名为“荣亨海鲜”的饭店迎来了全新的“机器人服务时代”:在营业过程当中,饭店老板启用了5名机器人服务于顾客——两名负责上菜,另外一名站在门口跳舞、招揽顾客。这一项创意很快为“荣亨海鲜”吸引了巨大的社会关注,甚至不少顾客千里迢迢赶来,就是为了亲身感受一下被机器人服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实际上,使用机器人来辅助餐厅运营,这一点并不是“荣亨海鲜”第一个提出的。在机器人制造更为发达的国家,家用服务类机器人的应用早已经非常普遍了。只不过,很多引进机器人服务员的饭店,都只是试图利用这件事制造噱头,它们的经营往往到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而“荣亨海鲜”饭店选用的机器人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准,这使餐厅运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面对记者访问时,“荣亨海鲜”的负责人这样说道:“目前服务行业的人员招聘越来越难,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做这样一份辛苦的工作。按照以往的规划,我们这里需要有16名服务员才能保证餐厅的正常运转,但是从实际效果来说,1名机器人的工作能力可以媲美3名人工劳动者,所以如果选用机器人来执行某些高强度的工作的话,很多棘手的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事实证明,“荣亨海鲜”的机器人服务员不光在工作效率上远远超过了人力劳动者。而从成本价格上来说,它们也极具优势。一般而言,一名高智能化的机器人服务员的造价,大约只有人力服务员一年薪酬的一半。这就是说,这些生命周期长达5年以上的机器人,与人力服务员之间的相对劳务成本存在着极大的差别。

此外,使用智能化机器人作为餐厅服务者,对于管理者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相对人力劳动者而言,机器人不会因个人私事请假,也不会在情绪失控时与管理者发生争执。而在面对顾客时,它们会按照程序指令提供最出色、最贴心的服务,这是大多数人力劳动者都无法做到的。更重要的是,这些造型可爱的机器人,能从心理层面给顾客更好的消费体验。可以说,这对餐厅的客源能起到良好的稳定和固化作用。

所以说,无论从运营成本,还是管理难度,抑或是工作效率方面来讲,机器人服务员都要远超人力劳动者。那么,这样一种良好的运作模式,为何又没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呢?这实际上就与目前机器人感知技术的局限性有关。

就“荣亨海鲜”的机器人服务员本身来说,它们所有的工作都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的,对于外部环境的认知缺乏主观化定义。比如在面对部分醉汉时,它们不会主动避让或者离开对方的攻击范围,而是依旧依据拟定程序照章办事。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名机器人遭到“惨无人道的袭击”就难以避免了。而相似的情形发生在普通服务员身上,他们或者会对醉酒者进行安抚,或者避开,几乎不会让自己和醉汉产生冲突。

因为类似的问题,部分大量使用机器人服务员的餐厅,都已经倒闭破产了。因为现在即便是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人,它们也只能按照核心服务器当中的程式化指令来进行劳动。这就容易引发各种安全事故及各类不必要的纠纷。同处餐饮行业的日本九州一家饭店老板上村卓夫就算过这样一笔账:“同样是雇佣劳动力,如果是使用人力,我每年需要支付的报酬是1500万日元;如果使用机器人,那么一次性购置的费用大约只有800万日元。这样,一年算下来,机器人服务员能节省一大笔开支。但是在这一年时间里,机器人会撞倒10个孩子、10个孕妇、打碎一筐盘子、把热菜倒在客人名贵的西服上……这其中产生的赔偿费用就非常惊人了。所以说,这些劳动者没有主观意识,不能区分出一件事情的正确与否,这是一件令人非常头疼的事情。”

所以说,从适用范围的角度出发,机器人服务员还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如果想要从技术层面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而言学术界还是存在诸多尚未攻克的难题的。

比如从机器人的智能感知方式来说,就目前人类所探明的技术而言,机器人能够“感知”到外部信息,实际上并不是由于它具备了“听”、“说”、“触”等感知能力,而是说人类科学家利用传感器工作原理,将目标机器人所处的环境以信息符号的方式传导给该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而在这个处理器当中,设计者早已经拟定了一套衡量外界因素的网络模型。当外界信号进入这个模型中时,该模型就会自动生成对应的指令,“告诉”机器人应该如何行动。

这就是说,那些看上去彬彬有礼的机器人,其实都是按照体内固有的套路在行动。在出场前,工程师会给一个机器人设定若干个情景处理模型,当遇到类似事件时,机器人就会对照资料库当中的样本模型,进行套用推理。而假如在工作进行当中,它们遇到了某些样本知识库当中没有归纳的突发事件,那么它们只能是束手无策。

那么,摒弃目前这种使用传感器帮助人工智能获取智能感知的方案,转而建立真正的“生物脑”和“生物神经”,以此引导机器人具备自主认知能力,这是否可行呢?对于这个问题,日本著名机器人专家吉田正一先生就表示:“目前学术界对于生物脑的研究,同样是基于样本模型之上的,单纯开发出一颗具有真正意义的头脑,这在目前来说离人类还很遥远。”这就是说,即便是目前最先进的仿生大脑,也是由多个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成的。从理论上来说,它们依然会遇到部分无法用已有模型来衡量的突发事件。

而且,目前世界科学对于人脑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大部分理论只能证实人脑的生理构造和工作原理,却不能针对部分随机性的、抽象性的思维和记忆进行有效解读。针对此,吉田正一先生的评论虽然尖刻,但却是充满哲思的:“我们连大脑是什么都还没有弄清楚,又拿什么来‘建造’一个功能接近的生物脑呢?”因此,以目前人类对于人脑的研究程度,还远远达不到随手复刻的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将人脑当中的思维方式和情感理念灵活应用到人工智能当中去,就是难上加难的事。

当然,对于目前人工智能在“智能认知”方面遇到的困难,我们也不必过于气馁。因为就历史而言,制造出具有主观化感知力的人工智能体,是学术界追求的高级目标,也是符合人类市场需求的。在这一点上,饭店老板上村卓夫先生的说法就不失诙谐和现实意义了:“如果某一天机器人真的能把打翻的盘子捡起来,然后带回厨房洗好,重新盛满饭菜送到指定地点,那么我每天都给它涂最好的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