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新版)

张国清 石子坚 张海燕 费国忠 姚武 潘安农 孙雷 田春岐 张卫星

目录

  • 1 安全教育之旅
    • 1.1 绪论概述
    • 1.2 安全教育概述
    • 1.3 安全教育的概念、特征与目标
    • 1.4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 1.5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 2 维护校园稳定
    • 2.1 拯救网瘾少年
    • 2.2 敬畏生命之重
    • 2.3 十赌九诈之术
    • 2.4 对毒品说不
    • 2.5 反恐安全
    • 2.6 慎坐顺风车
  • 3 国家安全
    • 3.1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 3.2 提高国家主权安全观
    • 3.3 增强国土安全意识
    • 3.4 树立捍卫海洋国土意识
    • 3.5 国家安全的核心反对分裂、台海统一
    • 3.6 富国强军国家才安全
    • 3.7 遵守校纪校规,树立法律意识
    • 3.8 崇尚科学、反对邪教
  • 4 公共安全
    • 4.1 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特征与应急预防演练
    • 4.2 自然灾害的种类与特征及如何防海啸
    • 4.3 台风、雷电、龙卷风的安全防范
    • 4.4 高温、低温的安全防范
    • 4.5 洪水、泥石流、地震的防护
    • 4.6 恐怖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 4.7 常用的反恐措施
  • 5 人身安全
    • 5.1 运动场纠纷、寝室矛盾引起的伤害案件
    • 5.2 酗酒及恋爱纠纷引起的伤害案件
    • 5.3 自杀案件
    • 5.4 意外及其他事件
    • 5.5 由盗窃转化的人身伤害案件
    • 5.6 由诈骗及“两抢”转化的人身伤害案件
    • 5.7 针对女大学生的人身伤害案件
  • 6 财产安全
    • 6.1 发生偷盗窃案件的主要原因
    • 6.2 偷盗窃案件的种类.上
    • 6.3 偷盗窃案件的种类.下
    • 6.4 如何防范偷盗
    • 6.5 发生诈骗案件的主要原因
    • 6.6 诈骗案件主要种类.上
    • 6.7 诈骗案件主要种类.下
    • 6.8 如何防范诈骗
    • 6.9 “两抢”及赌博案件
    • 6.10 传销、“代销”及“上门推销”
    • 6.11 非正规的培训及金融操作造成的损失
    • 6.12 银行卡有关的损失
    • 6.13 出租车物品遗忘及办卡造成的损失
  • 7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长
    • 7.1 身份危机的案例分析
    • 7.2 家庭关爱缺失的案例分析
    • 7.3 全面健康的阐述(一)
    • 7.4 全面健康的阐述(二)
    • 7.5 自我设限的弊端
    • 7.6 自我形象的重要性
    • 7.7 自我形象与人际关系、事业发展的关系
    • 7.8 一滴红墨水引发的思考
    • 7.9 自我形象的评估
    • 7.10 压力与动力的关系
    • 7.11 A型人格分析
    • 7.12 减压的方法
    • 7.13 心理咨询OR心理治疗
    • 7.14 心理正常OR异常
    • 7.15 心理不健康的辨别
    • 7.16 危机发生与家庭的关系
    • 7.17 危机发生与性格的关系
    • 7.18 诱发青年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常见原因
    • 7.19 如何去保护一个人不自杀
    • 7.20 如何发现危险警号
  • 8 消防安全
    • 8.1 火灾悲剧的警示
    • 8.2 高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 8.3 消防的基本概念
    • 8.4 高校发生火灾的原因
    • 8.5 消防工作的任务和作用
    • 8.6 家庭火灾的预防
    • 8.7 火灾发展变化规律
    • 8.8 火灾的成因
    • 8.9 灭火的方法
    • 8.10 常用消防灭火器材及其使用
    • 8.11 初起火灾扑救的原则
    • 8.12 家庭火灾扑救的工具
    • 8.13 火灾逃生常识及方法
  • 9 交通安全
    • 9.1 上海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
    • 9.2 服从交通法规,服从交警指挥•上
    • 9.3 服从交通法规,服从交警指挥•中
    • 9.4 服从交通法规,服从交警指挥•下
    • 9.5 道路交通安全之行人篇•上
    • 9.6 道路交通安全之行人篇•下
    • 9.7 道路交通安全之非机动车篇
    • 9.8 机动车之驾驶陋习
    • 9.9 行车准备与驾乘必知
    • 9.10 驾驶注意事项与事故现在处置
  • 10 运动安全
    • 10.1 运动损伤分类及处理
    • 10.2 肌肉拉伤及处理
    • 10.3 肌肉痉挛及处理
    • 10.4 中暑及处理
    • 10.5 重力性休克及处理
    • 10.6 运动中腹痛及处理
    • 10.7 健康评估常识
    • 10.8 运动处方设计
    • 10.9 运动疲劳消除
    • 10.10 常见运动中的保护措施
    • 10.11 运动营养
    • 10.12 溺水救助
  • 11 突发事件安全
    • 11.1 突发事件与现场急救
    • 11.2 现场急救与伤情判断
    • 11.3 呼救的要点
    • 11.4 心肺复苏的概念
    • 11.5 心肺复苏的内容与操作
    • 11.6 心肺复苏小结
    • 11.7 止血
    • 11.8 包扎
    • 11.9 固定与搬运术的概念
    • 11.10 固定与搬运术的方法
    • 11.11 溺水与触电的急救方法
    • 11.12 烧烫伤的急救方法
    • 11.13 火灾与地震的急救处理
    • 11.14 中暑与交通事故的急救方法
  • 12 网络安全
    • 12.1 相关法律知识
    • 12.2 常见网络危害
    • 12.3 网络安全现状
    • 12.4 计算机病毒基本知识
    • 12.5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 12.6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 12.7 黑客的攻防
    • 12.8 防火墙技术
  • 13 女子防狼自卫术
    • 13.1 基本擒拿示范
    • 13.2 防狼四法
    • 13.3 掌击下颌
    • 13.4 提膝顶裆
    • 13.5 弹踢击裆
    • 13.6 寸力拍裆
    • 13.7 猛踩脚趾
    • 13.8 手臂击裆
    • 13.9 倒地蹬蹄
    • 13.10 指挖双眼
中暑及处理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中暑一般指热射病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发生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热射病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体温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与神经系统、肝、肾和肌肉损伤程度及血乳酸浓度有关。昏迷超过6~8小时或出现DIC者预后不良。体温恢复正常后,大脑功能通常也可很快恢复,但有患者也可遗留大脑功能障碍。轻或中度肝、肾衰竭病例可以完全恢复;严重肌损伤者,肌无力可持续数月。

病因

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易发因素包括:①环境温度过高 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②人体产热增加 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苯丙胺)。③散热障碍 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或传透气不良的衣服等。④汗腺功能障碍 见于系统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预防

出现早期症状,及时撤离高温现场。避免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进食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当高温下作业无法避免时,需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尽可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有易患倾向者应避免从事高温下工作。

治疗

患者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饮用凉盐水等饮料以补充盐和水分的丧失。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静脉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热射病患者预后严重,死亡率高,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故需积极抢救。

1.体外降温

旨在迅速降低深部体温。脱去患者衣服,吹送凉风并喷以凉水或以凉湿床单包裹全身。以冰水浸泡治疗已不再推荐,因发生低血压和寒战的并发症较多。但如其他方法无法降温时,亦可考虑此方法,但此时需要监测深部体温,一旦低于38.5℃时需停止冰水降温,以防体温过低。

2.体内降温

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

3.药物降温

氯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的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耗的作用。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静脉输注,并同时监测血压。

4.对症治疗

昏迷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褥疮,须加强护理;提供必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以促使患者恢复,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吸氧;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促发心力衰竭,发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应用升压药纠正休克;甘露醇脱水防治脑水肿。激素对治疗肺水肿、脑水肿等有一定疗效,但计量过大易并发感染,并针对各种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