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课后测验
三、“新安画派”发展简史
新安画派成员众多,力量雄厚。涉及人员几百人,画艺可观者近百人,其中卓然自成一家者约有20余人,可分为四个层面:
(一)画派之先导(明末清初,主要代表: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
新安画派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明清之变。其中的一个重要源头,便是在艺术上继承与光大了明代新安绘画大师汪肇、詹景凤、丁云鹏、吴左千、杨明时、程嘉燧、李流芳、李杭之、郑重、李永昌、郑元勋等先辈的优良传统。这些新安前贤或长期身居徽州,或长期旅行黄山,备受明山秀水之薰陶,悟出了山水之精神,自然与一味拟古囿古之风格格不入。他们的作品乃至他们的言行,皆不同程度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后来新安画家的人品与画品,他们可以说是新安画派的先导。
明末清初,这些以新安山水为创作题材的徽州画家经常在一起观览大好山水,一起切磋提高技艺,寻求表达他们心目中的新安山水意象特征,形成3个共性:
首先,这些人对于政治多是尽量地逃避,他们将自己的有限精力全力以赴地投身到绘画艺术之中。正是这种退出“尘世”的避让,或逃避式的归隐,造就了他们在艺术上的成功。就萧云从而言,他本是崇祯十二年(1638)的副贡生。但入清以后,却不再从事仕途,而是闭门读书赋诗作画,或遨游名山大川。李流芳是万历三十四年(1606)的举人,却因天启间阉官专权,遂绝意进。到清入关后更是不问政事,专心事画了。
其次,他们的作画对象很相似,大多是山水、鱼虫等风景画。这是新安画家的共同之处。李流芳是“好山水,风致俊爽”;萧云从是善画山水,风格疏秀,兼工人物;而程嘉燧是“工山水”、“画花卉沉静恬淡”和“善画山水”;赵澄更是“山水泼墨、细谨两擅其长”。
再者,绘画上师承多人,好临摹而又自成一家。如赵雪江就学宗范宽、李唐、董北诸家,其结果使得他们在绘画上不宋不元,自成一格。前期新安画家还未成派系,且无固定的风格,这都使得他们在画风与画法上随心所欲、挥洒淋漓,无任何派系风格上的障碍。而且自元明以降的临摹之习也助长了早期新安画家的自成一家风格。因为早期新安画家的临摹对象是非常广阔的,凡是能见到的名家名画,他们都下工夫加以临摹,这样一来,就无所谓具有谁家风格了。即早期新安画家的画风画法是当时诸家的混合体,这一点和新安画派成立后的画风是截然不同的。如都是以学“元四家”,尤其是倪瓒的绘画技法开始,以师法自然为归;共同以遗民苍凉孤傲之情,化作笔下的峻岭奇松、悬崖峭石、疏流寒柯。作品均体现出一种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意境深邃,是明清文人画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