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天我们所讲的题目是“黄宾虹和新安画派”。
黄宾虹是新安画派风格集大成的代表人物。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就是我们徽州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我们所说的“厚积薄发”。他在50岁前驰纵百家,溯追唐、宋。其后饱游饫揽,九上黄山、五上九华、四上泰山,又登五岭、雁荡、畅游巴蜀,足迹半天下。70岁后融会贯通,卓然成为一代名匠。他的绘画,在深研传统,取精用宏的基础上凝聚和升华,进而融铸为自己的艺术个性。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其他巨匠相比较,黄宾虹更具学养,更富含文人气质。除了山水画创作,他在金石学、美术史学、诗学、文字学、古籍整理与出版等领域均有卓著的贡献。
新安是个郡名,汉属丹阳郡,三国时吴国分置新都郡,晋太康元年(280)改名新安郡,南朝宋齐因之。在北宋宣和三年(1121),宋徽宗改新安为徽州。“徽”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徽是很美的意思,这里有天下称美的黄山和新安山水。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历代文人对新安风光十分醉心,流连忘返,留下大量诗句。这里还是朱熹、戴震、胡适、黄宾虹、陶行知等先贤的祖居地,名人辈出。用“新安”冠名画派,业内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木刻版画已有个流派叫徽派,所以绘画就命名为新安画派;第二种说法是,因为文人偏好古雅,徽州的前身名称“新安”;第三种说法是,画家以新安山水为对象,用饱含情感的笔触貌写家山,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故名。
我们先讲远一点,从中国文化的源头说起,早期中国的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北方的文化艺术相当发达。北方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和重镇。从黄帝、尧、舜、禹、周公、孔子到司马迁,中国重要的文化名人,都出现在北方。但是五代之后,北方落后,南方发达,文化重镇转移到南方。元四家、明四家、四王、四僧、金陵八家、扬州八怪……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基本上都在南方。
明代中国画坛重镇有三个地方,早期是南京,因为南京是明初首都,朱元璋在此集中了很多画家。中期是苏州,即吴门。苏州当时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在此做丝绸生意,有钱人多了,买画的人多了,画家也就多了,形成了吴门画派。后期是松江。松江是棉花基地,是纺织专家黄道婆的家乡,“衣被天下”,全世界商人在这里做棉纺生意。画家也随之转移到这里。
清朝中国绘画也有三大重镇,早期在新安,徽商兴起于新安,而且当时的著名画家除了八大山人(他在南昌有明朝的官员赞助),几乎都到过新安。中期的绘画重镇在扬州,徽州商人迁到扬州,盐商兴起。清代后期,海派兴起,世界各国人都在那里做生意,绘画重镇就转移到上海。哪里有钱,哪里就有大画派,画家也最多。
现在我们正式进入新安画派,讲五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