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教学观摩课
    • 1.1 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及设计小时交通量
  • 2 第一单元  绪论
    • 2.1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
      • 2.1.1 第一节 交通工程学内容 (视频)
      • 2.1.2 第二节 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引入思政案例(视频)
      • 2.1.3 第三节 交通、交通系统、交通问题(视频)
      • 2.1.4 第四节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引入思政案例(视频)
    • 2.2 交通发展史(自学)
  • 3 第二单元  交通特性
    • 3.1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微课视频)
      • 3.1.1 第一节 驾驶员的视觉和反应特性(课件+视频)
      • 3.1.2 第二节 驾驶员的其他特性(视频)
    • 3.2 车的交通特性(微课视频)
      • 3.2.1 车辆的动力性
      • 3.2.2 车辆运动过程受力分析
    • 3.3 路的交通特性(微课视频)
      • 3.3.1 道路的分类
      • 3.3.2 城市道路网布局结构
    • 3.4 第二单元视频
  • 4 第三单元 交通流特性
    • 4.1 第一课时  交通量的特性(课件与视频)
      • 4.1.1 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 4.1.2 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及设计小时交通量
    • 4.2 第二课时 车速的特性(课件与视频)
      • 4.2.1 车速的基本定义
      • 4.2.2 车速的其他定义
    • 4.3 第三课时 交通密度的特性(课件与视频)
      • 4.3.1 交通密度视频
    • 4.4 第四课时  交通流三参数的关系
    • 4.5 第五课时 交通流三参数的关系计算
  • 5 第四单元  交通调查与分析
    • 5.1 第一课时  交通量的调查(课件与视频)
      • 5.1.1 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
      • 5.1.2 交通量调查方法
    • 5.2 第二课时 车速的调查(课件与视频)
    • 5.3 第三课时 交通密度的调查(课件与视频)
    • 5.4 第四单元视频
  • 6 第五单元  交通流理论
    • 6.1 第一课时  交通流统计分布特性(课件)
      • 6.1.1 交通流统计分布视频
    • 6.2 第二课时 排队论理论的应用(课件与视频)
      • 6.2.1 排队论视频
    • 6.3 第三课时 跟弛理论与波动理论的应用(课件)
      • 6.3.1 跟弛理论与波动理论视频
    • 6.4 第五单元视频
  • 7 第六单元 道路通行能力
    • 7.1 第一课时 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
    • 7.2 第二课时  交织区、匝道等通行能力的计算
    • 7.3 第三课时  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 7.4 第四课时 环形交叉口与信号交叉口计算
    • 7.5 第六单元视频
  • 8 第七单元  交通规划
    • 8.1 第一课时 交通规划的定义与调查(课件与视频)
    • 8.2 第二课时 交通发生与吸引(课件)
    • 8.3 第三课时  交通分布预测
    • 8.4 第四课时  交通方式划分
    • 8.5 第五课时  交通分配预测
    • 8.6 第七单元视频
  • 9 第八单元  交通管理与控制
    • 9.1 第一课时 交通管理(课件)
    • 9.2 第二课时 信号控制(课件)
    • 9.3 第三课时  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法之图解法
    • 9.4 第四课时 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之数解法
第五课时  交通分配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