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马广强、孙昊鑫、徐洪波、廖永翠、万红娇

目录

  • 1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绪论
    • 1.1 电子教材  医学免疫学绪论
    • 1.2 第一课时 免疫的概念、功能。
    • 1.3 第二课时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 1.4 案例--超级人类
    • 1.5 章节测试
  • 2 第二单元 抗原
    • 2.1 电子教材 抗原
    • 2.2 第一课时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 2.3 第二课时 抗原的特异性
    • 2.4 第三课时 抗原的分类
    • 2.5 章节测试
  • 3 第三单元 抗体
    • 3.1 电子教材 抗体
    • 3.2 第一课时 抗体及其结构
    • 3.3 第二课时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3.4 第三课时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作用
    • 3.5 案例--生物导弹
    • 3.6 章节测试
  • 4 第四单元 补体系统
    • 4.1 电子教材 补体系统
    • 4.2 第一课时 概述
    • 4.3 第二课时 补体系统的激活
    • 4.4 第三课时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 4.5 案例教学--青春痘成长日记
    • 4.6 章节测试
  • 5 第五单元 细胞因子
    • 5.1 电子教材 细胞因子
    • 5.2 第一课时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 5.3 第二课时 分类
    • 5.4 案例--细胞因子的释放
    • 5.5 章节测试
  • 6 第六单元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6.1 电子教材 MHC
    • 6.2 第一课时  什么是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 6.3 第二课时 HLA抗原的分子结构及特点
    • 6.4 第三课时 HLA与医学实践
    • 6.5 章节测试
  • 7 第七单元 免疫细胞
    • 7.1 电子教材 免疫细胞
    • 7.2 第一课时   免疫器官
    • 7.3 第二课时 免疫细胞
    • 7.4 案例教学:巨噬细胞追杀细菌
    • 7.5 章节测试
  • 8 第八单元 免疫应答及其调节
    • 8.1 电子教材 免疫应答
    • 8.2 第一课时 概述
    • 8.3 第二课时 抗原提呈
    • 8.4 第三课时 固有免疫应答
    • 8.5 第四课时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 8.6 第五课时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8.7 案例---抗流感的免疫应答过程
    • 8.8 章节测试
  • 9 第九单元 超敏反应
    • 9.1 电子教材 超敏反应
    • 9.2 第一课时 I型超敏反应
    • 9.3 第二课时 II型超敏反应
    • 9.4 第三课时 III型超敏反应
    • 9.5 第四课时 IV型超敏反应
    • 9.6 案例教学 超敏反应的治疗与预防
    • 9.7 章节测试
  • 10 第十单元 免疫学应用
    • 10.1 电子教材 免疫学应用
    • 10.2 第一课时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
    • 10.3 第二课时 免疫预防
    • 10.4 案例教学-ELISA 检测
    • 10.5 章节测试
  • 11 医学微生物绪论
    • 11.1 电子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 11.2 微生物概论
  • 12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 12.1 电子教材 细菌学总论
    • 12.2 第一课时 细菌的形态
    • 12.3 第二课时 细菌的结构
    • 12.4 案例--鞭毛的运动
    • 12.5 章节测试
  • 13 第十二单元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 13.1 电子教材 细菌的生理
    • 13.2 第一课时 细菌的代谢
    • 13.3 第二课时 细菌的生长繁殖
    • 13.4 第三课时 细菌的人工培养
    • 13.5 章节测试
  • 14 第十三单元 细菌的分布与致病
    • 14.1 第一课时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 15 第十四单元 人体的微生物环境
    • 15.1 第一课时 正常微生物群
    • 15.2 第二课时 人体微生物群的生理意义
    • 15.3 第三课时 微生态失调
    • 15.4 章节测试
  • 16 第十五单元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 16.1 第一课时 感染的定义及意义
    • 16.2 第二课时 感染的类型及影响感染的因素
    • 16.3 第三课时 细菌性感染
    • 16.4 章节测试
  • 17 第十六单元   消毒与灭菌
    • 17.1 电子教材 消毒与灭菌
    • 17.2 第一课时 物理控制方法
    • 17.3 第二课时 化学消毒灭菌法
    • 17.4 第三课时 生物安全
    • 17.5 章节测试
  • 18 第十七单元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18.1 电子教材 遗传与变异
    • 18.2 第一课时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 18.3 电子教材 噬菌体
    • 18.4 第二课时 噬菌体
    • 18.5 第三课时 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机制
    • 18.6 章节测试
  • 19 第十八章 常见病原性细菌
    • 19.1 第一课时  球菌
    • 19.2 第二课时 肠道杆菌
    • 19.3 第三课时 厌氧性细菌
    • 19.4 第四课时 分枝杆菌属
    • 19.5 其它原核生物
    • 19.6 章节测试
  • 20 第十九单元 真菌学
    • 20.1 电子教材 真菌学概论
    • 20.2 第一课时  真菌概论
    • 20.3 第二课时 常见致病真菌
    • 20.4 章节测试
  • 21 第二十单元  病毒学
    • 21.1 电子教材 病毒学
    • 21.2 第一课时 病毒学概论
    • 21.3 第二课时 流感病毒
    • 21.4 第三课时 肝炎病毒
    • 21.5 第三课时 HIV
    • 21.6 第四课时 疱疹病毒
    • 21.7 第五课时狂犬病毒
    • 21.8 课外学习 埃博拉病毒
    • 21.9 章节测试
  • 22 第三篇 医学寄生虫学
    • 22.1 电子教材 寄生虫概论
    • 22.2 第一课时 绪论
    • 22.3 章节测试
  • 23 第一章 医学原虫
    • 23.1 概论
    • 23.2 医学蠕虫与线虫概述
    • 23.3 新建课程目录
  • 24 第二章 吸虫
    • 24.1 电子教材 吸虫
    • 24.2 吸虫
  • 25 第三章 绦虫
    • 25.1 电子教材 绦虫
    • 25.2 绦虫
    • 25.3 医学原虫
  • 26 实验教学内容
    • 26.1 实验准备工作
      • 26.1.1 实验一  细菌的 分离纯化实验
    • 26.2 实验二 革兰氏染色实验
    • 26.3 实验三  药敏实验
    • 26.4 实验四 紫外杀菌实验
    • 26.5 实验五 细菌接种实验
    • 26.6 免疫学实验
    • 26.7 寄生虫实验
    • 26.8 真菌形态学观察
第二课时 免疫细胞

 


第二节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

一、造血干细胞(HSC):CD34

 


二、淋巴细胞                                         

根据分化、发育、成熟场所以及表型、功能不同,分为 :T细胞、B细胞、NK细胞

(一)T细胞

       骨髓中淋巴样前体细胞 →胸腺 →成熟T细胞 →外周淋巴器官

1.T细胞的分化发育

     选择性发育: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通过阳性选择,T细胞获得抗原识别的MHC分子限制性;

通过阴性选择,T细胞获得对自身抗原成分的耐受性。

2.T细胞表面标志

I.表面受体

 a.抗原受体:TCR

是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与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CD3分子向T细胞传递抗原刺激信号,参与T细胞活化。

      TCR由α、β或γ、δ,以二硫键形成异二聚体:

      TCRαβ+T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90%以上

      TCRγδ+T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5-10%,重要存在于皮肤及粘膜下;发挥非特异性杀伤功能,参与免疫防御

      TCR仅能识别APC表面MHC-抗原肽复合物,不能识别可溶性抗原分子。

 b.细胞因子受体:发挥调节作用

 c.病毒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天然受体CD4

 d.丝裂原受体

II.表面抗原

 a.MHC抗原:所有T细胞表达MHC-I类分子,人类活化的T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

 b.白细胞分化抗原:不同谱系的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分化群: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称为一个分化群。

    T细胞表面主要有:CD3、4、8、2、28、152等

III.黏附分子

        为免疫调节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或结合的分子,广泛分布与几乎所有细胞表面,以配体-受体结合形式发挥作用,参与细胞识别、信号转导、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迁移,是多种生物学行为的分子基础。

3.T细胞亚群及功能

1)根据TCR不同: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其中TCRαβ+T细胞又分为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Ts细胞)和效应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或Tc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TH

2)根据CD4CD8分子表达不同:CD4+T细胞和CD8+T细胞

  CD4+T细胞:包括Th细胞和TDTH,其中Th分为Th1和Th2,Th1主要分泌IL-2、IFN-γ、TNF等细胞因子,介导与细胞毒和局部炎症有关的免疫应答,参与细胞免疫及迟发型超敏反应,又称“炎症性T细胞”。

  CD8+T细胞:包括CTL和Ts细胞,其中CTL识别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多肽,受MHC-I类分子限制,发挥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并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其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主要有:分泌穿孔素,使细胞破裂死亡;释放颗粒酶或淋巴毒素诱导靶细胞凋亡;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NK T细胞:表达NL1.1和TCR-CD3复合物,“NK1.1T细胞”,表现非特异性杀伤功能。

(二)B细胞

1.B细胞的分化发育

      未成熟B细胞表面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表面共表达IgM和IgD,受到抗原刺激后,IgD消失。通过阴性选择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在外周免疫器官,在抗原刺激下,B细胞发生Ig重链类别转换,进一步发育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2.B细胞表面标志

I.表面受体

 a.B细胞抗原受体:BCR,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Igα/β复合物,功能:特异性识别不同抗原分子,活化B细胞,发育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因子受体:调节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c.补体受体

 d.Fc段受体:IgG、A、M、E

 e.丝裂原受体

II.表面抗原

 a.MHC抗原:

 b.CD抗原:CD19、20、21、40、80等

3.B细胞亚群及功能

  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分为CD5+B1细胞和CD5B2细胞。

  B1细胞:其发生不依赖于骨髓;抗原识别谱窄,主要为TI-2类抗原,esp.菌体多糖抗原;主要产生IgM类低亲和力抗体;无抗体类别转换、体细胞高频突变;无免疫记忆;主要参与对多种细菌的抗感染免疫。

   B2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类别;可产生高亲和力抗体;有抗体类别转换;能够产生免疫记忆;具有抗原提呈和免疫调节功能。

(三)NK细胞

     无需抗原刺激,直接杀伤靶细胞。

     表面标志特点:CD3CD56+CD57+CD16+

杀伤靶细胞的机制:分泌穿孔素,使细胞破裂死亡;

释放颗粒酶或淋巴毒素诱导靶细胞凋亡;

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表达FcR,介导ADCC作用。

 

三、抗原提呈细胞(APC)

APC是一类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分为专职APC和非专职APC。前者主要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它们均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后者包括: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活化的T细胞,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表达MHC-II类分子。广义上讲,所有表达MHC-I类分子,具有提呈内源性抗原的细胞也属于抗原提呈细胞。

1.巨噬细胞

      骨髓、血液中称单核细胞;进入组织中称巨噬细胞,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具有不同的名称。

      功能:抗原提呈;吞噬杀伤;免疫调节。

2.树突状细胞(DC)

      通过胞饮作用摄取抗原,或通过树突捕获滞留抗原异物。分为三类:淋巴样组织中的DC(滤泡DC、并指状DC、胸腺DC)、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Langerhans’细胞、间质DC)、循环DC。

  功能:抗原提呈;

  参与T细胞的选择性发育;

  参与B细胞发育、分化及记忆B细胞的形成和维持;

  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3.B细胞

  通过BCR或胞饮作用摄取抗原。

 

四、其他免疫相关细胞

   包括中粒、酸粒、碱粒、肥大细胞、红细胞等。